-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大关键趋势决定未来3年
5大關鍵趨勢決定未來3年
2012年時,你在哪裡?是搭上高速奔馳的列車,還是被迫編入敗部,只能嘆息?當「無就業復甦」的趨勢愈來愈明確,什麼決定你是「搶手」或「多餘」的人才?只有比別人更早看到下一波產業的浪頭,提早瞄準,才不會在劇烈震盪的職場板塊中與機會擦身而過。今年5月13日,美國勞工局公布《明天的工作2008?2009》(Tomorrow Jobs)最新版本,報告中指出,金融危機與嬰兒潮世代退休潮,將徹底改寫熱門產業定義,從現在開始到5?10年間,全球人力版圖勢必有不同的樣貌。全球媒體都開始眺望未來,5月17日出版的《時代》雜誌(TIME)更以「工作大未來」(The Future of Work)為題製作封面故事,歸納出新工作時代的10大趨勢。從台灣的觀點出發,哪些世界與在地力量將左右400萬白領上班族的前方?哪些又是2012年時值得投入的好生意?有5大關鍵字,你絕對不可忽略。 文/黃亞琪 圖/杜志剛 2009年7月 Cheers雜誌
Health從「搖籃到搖籃」的大商機
根據經建會統計,2030年,台灣社會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見右圖)。公車與捷運上「至少」(外加婦孺與身障)有六分之一的位子應該設為博愛座。
「不立、不婚、不育」改寫了人口成長往上走的曲線圖,取得代之的是,「老人當家」時代來臨。而且,這批「老人」將是史上最富裕的一批人。
「麥 肯錫論析」(Serving Aging Baby Boomers)一文的作者David Court指出,不到10年內,嬰兒潮世代將成為51?70歲的銀髮族群。到2015年,嬰兒潮世代將佔美國消費支出近40%,像是消費性電子產品、服 飾、家具、餐廳與健康照護等。這個世代見識過前所未見的繁榮,創造財富,但同時也得應付更大的財務、身體與社會挑戰。
麥肯錫研究顯示,有6成年紀較大的嬰兒潮世代飽受長期健康問題之苦,而且到2015年,美國51?70歲的單身嬰兒潮世代將達到2,100萬人,是上一世代同年紀單身家庭的2倍多。有46%的嬰兒潮世代擔心他們最後孤苦無依,有43%挫折地表示並未享受到原本預期的生活。
欠缺就是一種需求。《未來在發酵》一書中即點出,過去25年來,一系列為高齡人口量身打造的服務市場紛紛出現,從安養中心、個人健康看護到旅遊休閒業。高齡老者有更多的金錢可以保養自己的身體,另方面,因為競爭壓力大,對於健康服務相關需求也更大。
未來針對銀髮族服務相關產業將會快速成長,例如醫療看護和保險。著眼於此,在今年初,行政院擬定6大新興產業計劃,便將醫療照護產業列為重點項目,4年內在整體「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中,將投資864億元經費,預期可以創造3,464億元產值,並增加31萬個就業機會。
Stay-At-Home Economy「宅」出一片天
有別於年紀軸線彼端的醫療商機,另一端的年輕族群則將「宅」這個字發揚光大。
6月16日,統一超商與威望國際家庭娛樂合作;另一邊,影碟出租公司百視達也宣布與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中華電信聯盟,主攻「線上租片、超商取還」商機。深入社區的超商網絡,儼然成為宅經濟最大物流系統;同時也宣告著“Stay-At-Home”的商機進入戰國時代。
5年前,誰也無法預想,一群窩在家中的宅男、宅女竟能創造出如此龐大的市場。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調查,網路中「虛擬生活」所帶動的日本市場,2010年可達台幣7,000億元的規模,而其所衍生出來的經濟效應,更超過1兆美元。
德盛安聯投信研究報告亦指出,宅配、線上遊戲、消費娛樂、線上音樂、網路通訊、電腦相關設備和通路業者等7大「宅」產業,可能是未來最in的行業。
Service Design無處不設計
迥異人口結構與數位科技大團塊的趨勢演化,擁抱「創新」的設計產業則是不斷為自己「脫掉新衣、又穿上新衣」,以快速節奏蓄積動能。
在資源緊縮、強調感性與情緒訴求的年代,設計成了企業尋求突破的首要選擇,牽動了品牌、攸關企業的存敗、更改變生活的面貌與選擇,也帶動設計產業的風起雲湧以及人力培育需求。
在美國,10年內,平面設計人員成長10倍;20年內,設有MFA(藝術碩士)學位的大學,從22所暴增為240所。美國目前有3,800萬名創意階層,佔總工作人口的3成;英國則估計,在未來15年內,創意產業的年產值將達6兆多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動力之一。
簡言之,「所有的產業終將成為藝術創意產業。」《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一書中,作者平克(Daniel H. Pink)所言,為服務設計產業的明天下了最佳的註腳。
Green台灣的「第3兆產業」
第4股動能,來自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綠色所掀起的「寧靜革命」
過去,綠色多是沉靜的代表,但在能源危機意識下,綠色不再是消極的規範,而是積極的競爭優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