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切片31
微切片制作(三十一)
3.19? 胶渣有余辜
?由于FR-4环氧树脂的Tg约在1300C左右,而钻孔时钻针与板材强力摩擦所产生的温度甚高,又因玻纤树脂与碳化钨(Tungsten Carbide)均为不良导体,故所累积的热量常使得孔壁瞬间温度高达2000C以上,如此一来不免使得部份树脂被软化而成为胶糊,随着钻针的旋转而涂满孔壁,各内孔环的侧铜面也自不能幸免,冷却后变成胶渣(Smear),形成了后来孔环与铜壁在“互连”(Interconnection)方面的障碍,这就是名气很大业内人尽皆知,由Smear所造成的“Separation”。
?此一无法避免的故障在镀通孔(PTH)之前必须将之除尽,才能让多层板在电性上拥有起码导通品质。不过IPC-6012在3.6.2.6节中对此制程也明文规定,那就是:过份除胶渣所造成的回蚀深度的不可超过1mil。
?除胶渣制程数十年来一直为PCB业者所重视,国内厂商们更在这方面拥有极多的量产经验。然而以主机板为例,每片平均要钻5000孔,大排板湿制程连线处理时难免偶有闪失。以湿式或化学氧化法清除孔壁上的胶渣,从早年的浓硫酸法、重铬酸法,到目前的“膨松+高锰酸钾”法,堪称各种配方都已发挥到了极致,在历经多年的磨练后,现埸的分析与管控技术也都找到了方向,那就是严密监视槽液,在其即将出问题不堪使之前,当机立断更换槽液以保证应有的良率。如此一来真正的胶渣的故障已经不多了。以下就是偶而发现的典型故障照片,特挑选其中之精采者说明于后:
? ?
图1.左二500X以低光率较长时间曝光所得之照相,可见到左图内层孔环与孔壁之间,确有未除尽的残余胶渣存在。右图的微蚀效果甚好,其环与壁之间呈现一种“虚无空洞”的情形,很可能两铜之间原本是相互卸接的,但因其附着力不够强固,在孔壁镀铜层的内应力影响下又被拉开了。这应属于“后分离”(Post-Separation))最早出现的一类,至少要是局部分离。
通孔直立切片上出现这种故障,并不表示其孔壁与内环间已出现“整圈性”(Circumferential)的分离,此隐藏之真相可从本手册首篇“微切片技术介绍”的图14中得以认清,不过在“可靠度”(Reliability)方面仍不无瑕疵。右1000X更暗的画面中可再进一步看清“并非胶渣”的证据,而且从现埸显微中去观察,比照片更能 清楚的自我说明,根本无需在此絮絮赘言。
??
图2.前图先行镀上的铜壁又被拉开之说法并非臆测,本处左图200X放大情形下已可看清楚。右500X画面则更为精采,甚至可以大胆的说是一面镀一面不断的拉开,这种“动态”自我证明,若无良好的微切片与摄影技术,如果能据以服人?上述现象是源自孔铜的内应力力于对铜箔环侧之附着力所致。
?
图3.左为500X切片之明视照片,可隐约看到孔环与孔壁之间的Separation有点像是“空虚”的裂沟,是否为胶渣颇有疑问,但其铜壁并无浮离的拉开微象。右500X暗视图仍无法有力证明为胶渣。此时不能只看相片的分身,必须详细观察物之“本尊”,或进一步再做水平切片才不致误判。
?
图4.上左为重铬酸过镀除胶渣造成孔壁表面的树脂全部溶出,其缩陷造成断点整齐的玻纤束竞相突出的奇景。右为400X所摄良好除胶渣之高画质镜头。
??
图5.左1000X所见到孔环与孔壁之间颜色较深厚度均匀的窄沟,其实这只是厚化铜层,并非胶渣所造成的Separation,后者不会那么规律整齐的。
右50X画面为未做除胶渣的双面板(板材由八张7628的胶片所组成),其孔铜壁经喷锡后退即出现了罕见的严重拉离(Pull Away)。
?
图6.作业中不够锐利的钻针其温度高达2000C 以上,不但使得铜箔孔环被推挤而成钉头,且所加诸的高热量,甚至造成铜箔组织的回火轫化而再结晶(Recry stallization),以致原本柱状结晶的条纹画面竟然变成“非结晶”的平滑组织。此一有趣现象若非刻意指出,一般人多半都不了解。上二图接近孔壁表面的铜箔,因受到钻孔的高热致玫使结构与原本柱状组织完全不同。
图7.通孔直立切片上看到的不管是原本就存在的胶渣(Smear)分离,或是后续高温中才发生的分离,甚至互连处部份夹杂物或分离等,IPC-6012在表3-7中对Class2的板类也规定一律不能允收。上左500X图面之分离与右500X之明视与暗视以及1000X画面均不能过关。
???
图8.左200X尚未微蚀的通孔垂直切片,一看就知道是胶渣未除所带来的ICD(Interconnection Defect)若再加微蚀则徵状更为明显,右50X之水平切片上也可看到孔环铜壁之间的黑色宽窄不一的界沟,那也是清除未尽的胶渣,最下一环是所镀的锡铅层,早期还需要“炸油”称为熔锡板。
??
图9.此二200X漂锡孔所出现孔铜与内环的拉裂,当然是出自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几内酰胺废水处理.doc
- 出租屋门禁产品选型性能指标(2015年).doc
- 分享一个功能强大的截图软件.doc
- 分频反演n.doc
- 分层数据流图建模实例.doc
-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2006.doc
- 分集水器的加工过程现场图片.doc
- 分类建筑综合用电指标_W.doc
- 创羿rfid最新成果.doc
- 废水源.doc
-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教学:基于生成式AI的数学思维拓展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中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策略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广西玉米种业创新主体发展对策研究.docx
- 初中历史“近现代史与民族复兴”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硒化镍基异质结及其三元NiSxSe1-x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
- 初中生运动会赛事组织与学校体育赛事管理创新实践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电影配音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的金融政策支持与实施效果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与社会:校园花坛地理环境变迁与历史文化传承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