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是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主要特 性,即指植物经过弱毒性或另一个病原物的接种或一些化学物质诱导,经过7d左右后被接种的植物产生新的、广谱的系统抗性,从而对病原物再次侵染以及其他病 菌的侵染均具有很强的抗性,该抗性水平可扩展到整个植株,故称为系统获得抗性。该现象于1901年发现20世全己80年代以来随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研究已涉 及到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信号传递的机理、信使物质的种类、基因的转化、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研究对象从双子叶植物到单子叶植物;诱导激活剂从最初的生物诱导 剂到目前的种种化学诱导剂,人们在研究其信号传递机理的同时,正致力于化学诱导剂替代杀菌剂的可能性研究,以减轻大量使用农药给环境和食品造成的污染,尤 其是将其广泛应用于大田生产中的前景十分乐观。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自1933年Chester K.首次发表关于“植物的获得生理免疫”一文以来,已有一些作者对其进行综述。其中关于烟草的系统获得抗病性研究最多,不同学者对其抗病毒、抗真菌和抗细 菌性均进行了系统研究,如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抗眼斑病(Cercospora nicotianae)、抗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抗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抗细菌野火病(Pseudomonas syrtngae pv.tabaci)等,并找到病程相关蛋白和系统获得抗病性基因编码蛋白。用烟草茎部注射烟草霜霉菌(peronospora tabacina)孢囊孢子,同时叶片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可诱导产生烟草对霜霉病和病毒病的系统抗性。用0.1g/kg的乙酰水杨酸处理烟草,发现叶面喷 施只保护处理过的叶片抗霜霉病和烟草花叶病毒,但茎部注射时则诱导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系统抗性。研究2种病原诱导系统获得抗性的生化机理,发现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明显增强,与诱导抗性呈正相关。Ajlan et al.(1992)报道,烟草花叶病毒诱导的烟草系统获得抗性对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均产生广谱抗性。据Kuc J.和Richmond研究,黄瓜局部接种烟草坏死病毒(TNV)、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nchrymans)或瓜类炭疽病 (C.lagenarium)均可诱导植株在几天内产生广谱系统抗性,可抗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13种病害,可保护黄瓜28~42d;若在接种后 14~21d再进行1次强化接种,在整个生长季节均有航性。Mucharromah(1991)研究,草酸喷施黄瓜可诱导产生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的抗 性。Biles等(1989)用黄瓜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zum f.sp.cucumerlrtum)无毒小种对镰孢萎蔫病不同抗性的西瓜接种,诱导产生了对炭疽菌的局部和系统抗性。Pennazio(1991)用烟 草坏死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TRV)诱导了豇豆的系统抗性,首先表现为过敏性反应,认为局部坏死斑的形成对诱导系统获得抗性是必需的。 Anfoka(1997)用烟草坏死病毒预接种番茄和马铃薯诱导了对CMV株系Y的系统抗性,从而延缓了病情发展,降低了病情指数。Smith等 (1991)在水稻第一叶用Pseudomonassyrzngae pv.syrzngae诱导接种,产生了对稻瘟菌的系统抗性。DehneH.W.和Schonbeck F.及其同事对小麦抗白粉菌的系统抗性及其在大田的应用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张元恩用黄瓜炭疽病的弱毒系诱导黄 瓜第一真叶,获得对该病菌的系统抗性,同时还抗黄瓜霜霉菌,并于1992年用草酸喷施黄瓜,不但对多种真菌产生系统抗性,且抗细菌和病毒病害。朱明华 (1990)用Colletotrichutn lagennarium或Pseudomonaslachry—mans对黄瓜第一真叶进行诱导接种,发现处理后第二片真叶上的6-磷酸脱氢酶 (G6PD)、PAL酶、4—肉桂酸羧化酶(4CL)和POD酶活性升高,且木质素比对照高2倍。张宗申等人(1998)用草酸处理黄瓜诱导了对 OUetotrichumorbiculare的系统抗性,表明草酸是1种有效非生物诱导剂,并对草酸“在植物体内活性氧作为一种中间信号物质启动防卫基 因表达”的假说进行了验证。云兴福和骆桂芬等都先后对黄瓜霜霉病的系统抗性进行了研究。安德荣(1993)用烟草花叶病毒诱导接种心叶烟、三生烟、珊西烟 和蔓陀罗,可使接种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和PVX的侵染表现很强的抗性,该抗性具有非特异性和广谱性。张硕成-在西瓜上用非致病的 Fusarium 316和317菌系土壤接种,诱导了西瓜对Colletotrichttl)l sp.的系统抗性,使其在整个生长期都有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