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意象复习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 芳草、柳、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杨花 “草”的意象 “草”是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这一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植物,在古诗词中意蕴却非常丰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旅夜书怀?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表现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2.乡思离情的载体,表现无尽的离愁别绪。 3.用草的繁茂衬托荒凉景象,抒发国家盛衰兴亡之感慨,表现物是人非的感伤。 4.用芳草喻贤才君子和自己追求的理想。 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如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芳草亦用来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苏轼《蝶恋花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以芳草喻追求。文天祥《端午感兴》:“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希冀复国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孟浩然期望归隐。 5.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 小草是最早的报春信使之一。诗人常用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6.表现环境幽静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草木茂盛,多是因其生长处人迹罕至,无人践踏。因此诗人 常用“草”来表现环境的幽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写出了环境的幽雅,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整日在田园里铲除丛生的杂草,诗人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表现了归隐的自豪。 柳 (1)挽留与祝愿,相思与盼归。 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柳”与“留”、“丝”与“思”相谐,长期以往就产生了以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亲人或友朋离别,折柳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 戴复古的《清平乐·今朝欲去》:“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 垂柳的“依依”神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致,所以,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柳 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朋友的离愁和深情厚谊,奇妙之处在于上述二首又都由柳而联想到春风,借春风来表达离别之苦。岑参的“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抒发了诗人重返旧地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情怀。杨巨源的“水中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折杨柳》),诗人以柳丝谐音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难舍难分之情。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柳 “以柳赠别”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美好的祝愿。 王维的“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不仅有执袂惜别的深情,更饱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深度关注和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柳 柳不仅用来表离别,还用来表相思、表寄托,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依依的柳丝、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