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的临床应用要点.pp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的临床应用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的临床应用 宁大附院 胡东瑞 什么是OCT 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能使医生在活体上获得类似于眼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像,是继眼科放射、超声、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后又一全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基本工作原理 光束射到将要被成像的组织或标本上,光束被不同距离上的显微结构反射,通过测量反射光的时间延迟,可以无创地测量组织或标本的纵向内部结构。在不同的横向位置上进行连续的纵向距离测量,然后把获得的信息显示为二维的横截面图像。 OCT的应用 发现各种微小病变,协助诊断 确定病变位置  病变的厚度测量,用于疾病的随诊、疗效判断 发病机制的探讨 人类视网膜黄斑部OCT图像和组织学图像比较 OCT 组织学 视网膜各层结构 高感度 高分解性 + 视神经纤维层 视神经节细胞层 内网状层 内颗粒层 外网状层 外颗粒层 视锥视杆细胞层 外界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 Copyright ? NIDE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 Copyright ? NIDE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 视网膜构造:OCT下视网膜断层结构 病例介绍 病例1: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 OCT扫描,发现为全层裂孔,RPE外露,神经上皮层断裂,两侧视网膜厚度增厚并上翘。内核层至外核层有多个囊样小腔。同时最大裂孔长度为922um。 黄斑裂孔 4期 病例2:黄斑前膜 可以观察到黄斑区视网膜放射状并呈褶皱样。 OCT下见视网膜表层有高反射条带状粘连与内界膜上,为前 膜形成。该区域视网膜厚度增厚,神经上皮山峰样隆起。 黄斑前膜 视网膜水肿增厚 病例3:中浆 OCT线扫显示黄斑中央凹神经上皮脱离,脱离的IS/OS层呈细齿状。 同时可测量脱离宽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浆:神经上皮脱离伴色素上皮脱离 病例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 OCT显示黄斑中央凹神经上皮萎缩明显,厚度降低。垂直线扫中可见中央凹下RPE有小部分高反射并隆起。 病例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 CNV OCT在青光眼诊断方面的应用 GCC:神经节细胞丛(RNFL~IPL厚度) 青光眼诊断 GCC(RNFL+GCL+IPL) GCC???黄斑部拍摄的青光眼诊断支持 GCC(Ganglion Cell Complex:视网膜神经层3层组合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内丛状层(IPL)的厚度总和 GCC厚度——主要观察神经节细胞减少反映 ※存在于黄斑部周围的GCL(神经节细胞)如果数量减少则GCC的厚度变薄,可应用于早期青光眼的诊断。 GCC:神经节细胞丛(=RNFL+GCL+IPL厚度) 青光眼诊断 病例1 青光眼早期:GCC 局部缺损 视乳头地形图:颞下RNFLD, C/D有意义 视乳头圈扫:提示RNFLD SLO、OCT和数据库值一一对应 病例2 青光眼 46岁 青光眼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害 国内外研究发现青光眼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害可比视野损害早6年以上 即使病人的视乳头和眼压均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也有可能出现损害 超过50%的病例在视野出现损害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就已出现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与视野损害位置相对应 OCT的优点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患者一般无需作检查前准备 无需接触患者 检查快速,方便 量化分析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