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

8环境风险评价 8.1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 环境风险是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时可能发生对环境有害后果的描述。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建设项目运营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确定开发建设及生产项目什么样的风险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具有一定的事故风险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措施,使得工厂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生产区内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评价主要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而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和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为重点。 8.2项目物质及风险识别 8.2.1项目原料辅料及产品危险源识别 根据该厂所涉及的原料、辅料及产品,对照《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 标准规定,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中被列入危险性物质的为:氯化氢 (有毒物质),该危险物质在生产区、贮存区的实际量与临界量要求对比见表8.2.1-1。 表8.2.1-1 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生产场所、贮存区临界量和实际量对照表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实际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生产场所 贮存区 氯化氢(盐酸)(有毒物质)* 20 50 0.3 2.0 *按盐酸的浓度核算HCL量 因此,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使用量和贮存区的实际贮存量对照规定临界量,按规定,可确定该厂各生产区及贮存区没有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 8.2.2物质风险因素识别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盐酸属于中度危害,可见,该厂所使用的化学品原料中有部分为危险化学品,存在着中毒、化学灼烫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化学灼烫和中毒事故,主要风险类型为毒物泄漏中毒和化学灼烫,造成的危害主要是HCL通过呼吸道、皮肤对人员造成伤亡。 由此,本评价主要针对该原辅材料(HCL)的危险性及有毒危害性,计算分析事故状态下毒物泄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范围,从而提出事故应急措施。 HCL的危险性特征参数如下: 形态特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熔点:-114.2℃ 沸点:-85.0℃ 蒸汽压:4225.6kPa(20℃)(30%盐酸30.66kPa(21℃)) 毒理指标:LD50 400mg/kg(兔经口);LC50 4600mg/m3 (大鼠吸入) 8.3 评价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无重大风险源且处于环境非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以源点3km区域。 8.4 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分析 8.4.1生产车间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根据若干家冷轧带钢企业的调查结果,生产车间由于非正常生产工况和事故工况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 (1)突然停电、废气吸收的风机及循环碱液泵电机等损坏而不能工作,以及因酸洗槽外罩大面积破裂等突发性事故。该类事故发生时,酸洗槽中HCL将从进出料口及外罩破裂处无组织挥发溢入空气中。 该类事故的发生机率不大,但其泄露时间较难控制,其无组织排放量核定为0.38kg/h。 建议企业加强管理,增加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一旦酸洗槽液等因机械故障或职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泄漏液首先进入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避免出现物料外溢而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而造成直排事故现象。 (2)因外协、管理等原因,部分酸洗废槽液以及废水处理污泥未能得到妥善外销处理利用而直接排入或经简单中和处理后直接排放。该类事故情况在乡镇企业中尚占有一定比例。 8.4.2物料贮存区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该厂化学原料贮存区贮存盐酸过程中具有一定事故隐患。具体包括: (1)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情况,导致盐酸泄漏。 (2)装卸过程中管道损坏、破裂以及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储槽损坏、破裂均会导致盐酸泄露。 当发生该类事故时,可经由围堰及收集沟将泄漏物料控制在围堰内并将其大部分重新收集至贮槽(桶)内。通常回收完泄露的物料后,用水对地面进行冲洗,其冲洗废水将收集并送至厂内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不允许出现随意外排现象。发生该类事故,只要措施控制得当,不会造成泄漏物进入附近水体而造成明显的水环境污染事故,因此,该类事故主要为泄漏物料挥发而造成的废气污染事故。该厂主要事故挥发性物料废气污染物为HCL。 假设物料仓储区因各种原因造成储桶(槽)破裂、倾翻(倒)等物料泄漏溢出,一次性泄漏盐酸250kg,泄漏及事故排放历时不超过10分钟。发生该假设事故情况下,盐酸在常温下为液体,发生事故后,并不是立即变成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可以收集部分泄漏物由管道泄漏至围堰并控制在10m2内。因此,假设事故液体泄漏物扩散到大气中的数量可根据其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和Kundsen公式计算: Q=αβP0(Mi/2πRT)0.5 式中: P0—饱和蒸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