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12物教 胡金洁
各位评委好!
我叫胡金洁,来自12物理教育班。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磁体与磁场》,本章节选自苏科版,九年级下,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既是对第一册物理《物质属性》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也为下一节电流的磁场作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和在生活中的了解,学生对磁体和磁极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在已初步掌握了磁体具有磁性,磁体有两极:N与S极
能力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用抽象思维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 情感层面:学生对物理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初 三 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磁场;掌握 磁感线的物理意义,知道磁感线是假想曲线
能力目标--通过 对磁感线的认识 和了解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 的转化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磁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磁场是存在磁体周围的抽象物质。第一次接触,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目的在于通过反复的实验,让学生建立形象意识。 为什么磁体有指向性呢?触发学生在前面可能存在的疑问,引入地磁场,揭示指向性的本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画、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善提炼、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从我国四大发明引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尊心,加强素质教育。通过书本32页活动“用磁体吸引大头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磁体并尝试亲自动手实验,完成“试一试”中的填空题,学生将初步认识磁体具有吸铁性。通过书中33页想一想的内容,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来引出磁场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再利用铁屑做简陋的磁场分布实验,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现成的平面和立体磁场分布演示器,演示磁场分布,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磁感线。通过“放入磁场中小磁针是怎样偏转的”这一问题对学生引导,让学生知道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象曲线,有方向且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通过练习来使学生学会绘画磁感线。这样教学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
五、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二)比旧悟新,引出磁体与磁场的关系
(三)归纳提炼,得出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实际不存在的曲线。 (四)应用新知,熟练掌握 磁感线的画法 (五)总结,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书后练习题 (2)家庭作业:补充习题上相关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人眼看不到的物质。 1.概念 2.基本性质 3.方向。 二、磁感线 1.概念; 2.条形、蹄形磁休的磁场分布; 3.注意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