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医病因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医 病 因 四川省长宁县中医院 袁 建 概 述 1、病因概念:破坏人体相对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2、病因分类: 《黄帝内经》: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阴邪、阳邪) 《金匮要略》: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现代: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劳逸、饮食)、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等)、其他(外伤、虫兽咬伤、烧烫伤、医过等)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从肌肤或口、鼻而入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六淫”和“疠气”两类。 六淫,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是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热)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气候变化及类型,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其在正常范围内的更替或重复变化时,被称作“六气”。六气没有致病性。 六气转变为六淫的条件 变化急骤(如暴冷、暴热等) 1、气候异常变化    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寒,秋应凉而反热等)    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 机体反应性 发病 2、气候并非异常变化 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个体正气不足 不能适应气候变化   疾病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临床以恶寒发热、鼻塞、咽痒、咽痛等卫表症状为主。 2、季节性: 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地域性:与地域和居住环境有关 西北高原多寒病(寒邪致病),东南沿海或久居湿地多湿病(湿热邪气致病),高温环境工作多燥热或火热为病。 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风寒感冒,风寒湿痹)。 5、转化性:可相互转化(风寒化热)。 (一)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阳邪 :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其性开泄 :腠理疏松,毛孔开张,出现恶风、出汗 头部:头痛 易袭阳位 颈项、背部:咽喉痒、项背强 肌肤:恶风 肺:咳嗽 《素问·太阴阳明论》: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行无定处的特点,表现为病位游移不定,如:行痹(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部位呈游走性; “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及传变较快的特性,如:瘾疹(荨麻疹)发病突然(发病快)、风团时有时无(变化快)等。 《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风邪所致病证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动摇之状:眩晕、抽搐、震颤 双目上视 风动 颈项强直 物移之状  角弓反张 口眼斜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故其性属阴,而为阴邪。 正常状态:阳气制约阴气 异常状态: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