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 That’s All. Thank You! 第 40 页,共 95 页 刘氏小儿推拿临床 常见病治疗(1) 主 讲: 符明进 汇 报 提 纲 一、前言(小儿推拿临床经历) 二、临床特色:五经配伍及推治 三、常见病推治举例 四、致谢 小儿推拿作为绿 色医疗发展 前景巨大 民众对小儿医疗 保健多层次需求 迫切 刘老认为小儿推拿以手代针药,取功效于指端。从五经推治 虽施之患儿体表,意在调整其体内阴阳及脏腑功能。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 前人多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明小儿五脏病机,决策治法。 刘老认为运用五经推治来调整脏腑功能,同样不能只单纯考 虑一个脏腑,而应注意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因此,他运用五行 1.脾助肺,肺助肾,肾助肝,肝助心,心助脾。 2.脾制肾,肾制心,心制肺,肺制肝,肝制脾。 相助和相制,是治疗中主补、主泻,或兼补、兼泻的依据,医 者根据这些规律在治疗上进行对标、对本的治疗,从而形成五经配 伍推治。 吉首大学医学院 小儿推拿临床实践基地 ——历经风雨近 40年 五经配伍及推治 一、五经助制的关系 生克制化理论,结合小儿病理生理特点,创立了独特的五经配伍 推治法。 第 41 页,共 95 页 1、脾病 虚证:主补脾,兼 二、五经配伍推治 ? 2、肝病 ? ? 补心,更补肺,稍清肝, 这样的取穴治法叫“补 三抑一法”。 实证:主清脾,兼 清肺,次清肝,稍清心。 ? 3、心病 ? 虚证(血虚):主补 ? 心,再补脾,略补肾。 实证(实热):主清 心,次清肝,再清肺, 稍清脾,清后加补,略 补肾。这样的取穴治法 叫‘清四补一法”。 虚证:主补肝,补 肾代之,稍清肺。 实证:主清肝,次 清心,稍补脾。 ? 4、肺病 ? ? 虚证:主补肺,次 补脾,再补肾,稍清 心。 实证:主清肺,次 清心,兼清肝。 5、肾病 ? ? 虚证:主补肾,次 补肺,略补牌。 实证:主清肾,兼 清肝。 说明: 1.五脏中脾、肺肾二经的虚证。可用补三抑 一法,心、肝二经不一定要用,因为此二脏是阴 中之阳脏,故要灵活掌握。 2.脾经因为是后天的根本,故宜补不宜清, 用了清法后可加补法,使其不会伤及脾胃。 3.肝经宜用清法,用补法需要注意妄动肝风。 第 42 页,共 95 页 6、次数:主、兼、次三者之间递次减100次,即为 剂量问题。 7、小儿推拿以1个月 ~6岁为效佳 年龄 补 清 1个月~12个月 150次 60次 1岁~3岁 300次 150次 200次 300次 400次 儿科常见病推治 ——肺系、脾系疾病 4岁~6岁 400次 6岁~9岁 600次 10岁~12岁 800次 一、发 热 发热是小儿时期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临床上以体温异常升高者而称之。但亦有 体温正常而用手触摸体表有灼热感,或伴 有其他发热征象而诊为发热者。 ? 1.外感发热 ? 主症: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鼻塞,流涕, 咳痰稀薄,苔薄白,指纹鲜红,为风寒;发热,微 汗出,口干,咽痛,流黄涕,苔薄白或薄黄,指纹 红紫,为风热。 ? 辨证要点:表热证。 ? 治法:解表宣肺,散寒或清热。 ?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外感发热,肺胃实热, 阴虚内热三种。外感发热,一般是指感冒 而言,但急性传染病初起时也可见到,对 于年幼体弱小儿,由于得病以后容易出现 兼症,应予注意。 ? 处方: ? 常例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按总筋、 分阴阳。 ? 推五经:清脾经250次,清肝经200次,清心经100 次,清肺经300次,补肾经150次。 ? 对症取穴:推三关90次,推六腑30次,按肩井2~3 次。风寒者加掐二扇门,拿风池穴4~5次;风热者 加清天河水约10次,推脊10次。 ? 常例关窍:按肩井2~3次。 第 43 页,共 95 页 ? 方义: ? 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能疏风 解表,发散外邪;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 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咳;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 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清热;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