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件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及困境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阿拉善盟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调查报告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所) 专 业 任 课 教 师 完成日期 2010年 08月 05 日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阿拉善盟是一个由28个民族组成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报告主要围绕阿拉善盟多民族的特点,着重对阿拉善盟的民族文化事业进行综合调查并且了解本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阿拉善盟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一、地方少数民族文化
1.2..饮食文化阿拉善的蒙古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蒙古民族的独特的饮食文化。1.繁荣发展民族文化通过参与举办“苍天的驼羔”全国蒙语诗歌大赛、全盟“奶祭杯”牧民文学大赛和阿拉善长调民歌大赛、“民族杯”电视舞蹈大赛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和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活动,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阿拉善民歌、蒙古语诗歌等已成为阿拉善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和文化大使,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族乃至世界文化界的关注。查玛、蒙古族象棋、沙力搏尔式摔跤、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烤全羊技艺、蒙古族养驼习俗等6个少数民族传统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恢复成立了阿拉善民歌协会,搜集抢救、普查整理了《阿拉善蒙古民歌丛书》、阿拉善民歌集《巴彦哈鲁那小马驹》等;通过承办《巴音森布尔》刊物,积极开展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活动,协助出版了《阿拉善广宗寺文史》、《阿拉善北寺史》、《南寺史》、《阿拉善民俗》等。
2.3.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阿拉善蒙中是盟唯一一所蒙古族完全中学,它担负着普及民族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民族人才,培养全盟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走进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处处可以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本着传承民族美德、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宗旨,近年来,学校先后开设了马头琴、蒙古族舞蹈、射击、摔跤等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在校园手抄报、剪纸、绘画和散发着民族气息的手工制作中,展现当代蒙古族学生的风采。通过举办文艺晚会、蒙古长调演唱会、校园艺术节和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使广大学生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方面的良好熏陶。同时,该校每年定期开展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如搏克、沙力搏尔式摔跤、弓箭、特博格(毽球)运动以及蒙古象棋特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借助后发优势,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2.文化由于各种原因,在大漠戈壁上流传几百年的阿拉善和硕特民歌、额济纳土尔扈特民歌、阿左旗伊斯兰蒙古民歌等在20世纪末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失传的危险。3.阿拉善左旗广宗寺佛乐面临后继无人广宗寺建成至今已200多年,寺庙佛乐一直没有曲谱记载,历代只靠口传心授。“文革”中,广宗寺被彻底摧毁,僧侣被遣散,寺庙活动中断20多年。1980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资助下,部分信徒自发建寺。到1985年初显规模,广宗寺的佛乐传承人当时只剩加木苏、罗布桑、伊希巴拉登,而且都已年过七旬,无力演奏,虽恢复了佛事活动,但佛乐却因没有继承人而一直中断。许多专家和文化工作者对广宗寺佛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深感忧虑。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局总编室主任那日苏说,1985年,蒙古族作曲家哈达,在田野调查中无意间欣赏了广宗寺特有的古老音乐,面对有着200多年历史、堪称“音乐化石”的广宗寺音乐,他不由惊异了。于是,他立即搬到寺庙里,与老艺僧们生活在一起,向他们潜心学习,进行口述记谱整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乐谱。如今共有4名传承人,他们在寺庙中又培养了2名年轻的乐手。时至今日,广宗寺仍不能组织起自己的乐队来演奏。、1.为抢救、保护和整理这几千首曾在大漠戈壁上广为流传的民族文化遗产,阿拉善早在1993年4月在内蒙古率先成立民歌协会,在着力培养具有歌唱天赋的青年歌手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开展民歌挖掘、抢救工作,经过魏·巴牧尔、哈达、全布拉、都岱、忠尼、阿拉坦其其格等民间艺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整理出版了《阿拉善民歌五百首》、《额济纳土尔扈特民歌》西部民歌集。2003年9月,曾获文化部文艺突出贡献奖、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聘为民间歌手的巴德玛当选为阿拉善民歌协会主席。巴德玛走马上任后,又一次把抢救民歌列为协会的重要日程,组织会员深入到阿拉善的每一个角落,遍访民间艺术。即将出版的阿拉善东部民歌集《巴彦哈茹那的小马驹》收入最新收的民歌400多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