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2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诗序2论文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曹顺庆 王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本文论述了《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儒家诗教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毛诗序》有着独特而显赫的地位。作为中国第一篇诗学专论,《毛诗序》比较系统的提出了若干文艺理论原则,构成了儒家文论基本框架,形成了强大的话语权,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张少康说:“《毛诗大序》所提出的一些根本理论问题,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正统的文艺纲领,影响极大。”[1](105页)   对《毛诗序》的评价,梁启超在《〈诗序〉之伪妄》中说:“若细按其(指《毛诗序》)内容,则捧腹喷饭之资料更不可一二数。例如《郑风》见有‘仲’字则曰祭仲,见有‘叔’字则曰共叔段。余则连篇累牍皆曰‘刺忽’、‘刺忽’。郑立国数百年,岂其于仲、段、忽外遂无他人?而诗人讴歌,岂其于美刺仲、段、忽外遂无他情感?凿空武断,可笑一至此极!其余诸篇,大率此类也。故欲治《诗经》者非先将《毛序》拉杂摧烧之,其蔀障不知所极矣!”[2](63页)   在梁启超看来,两千年来的“文艺纲领”伪妄可笑得令人“捧腹喷饭”。尤其严重的是,如此伪妄可笑的《诗序》居然还是“千余年共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真不可思议之怪象矣!”[2](63页)百余年来的《诗经》研究中,虽也有抨击《毛诗序》的,但正面回答梁启超困惑,解开这个怪象的却没有。然而,不解开这个困惑就不能真正理解《毛诗序》,也就无法认清中国文论的特征,正如蒋凡先生所说:“后世儒者大体上是按照《诗大序》的启迪,来建立自己的诗论框架的。”[3](405页)因此,如果只停留在抨击的层面,不追问为什么,不解开这个“怪象”,就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学传统,也就无法面对今天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但若仅仅是面对文本,只“按其内容”,不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不结合当时的学术话语权的背景,我们无法理解《毛诗序》中明显存在的牵强阐释。这些可笑的阐释在岁月的淘洗中何以还能成为“千余年共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不结合其流传中的历史接受语境,不从学术话语权角度来分析,我们同样无法解释这“不可思议之怪象”。本文拟从话语权的角度来解开这一“怪象”,以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特点,推进文学学术研究。   一、《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确立与其历史文化语境   首先,汉代独尊儒术是《毛诗序》话语权的基础。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中国封建专制政权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意识形态话语模式。此后的中国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的分分合合,改朝换代,最终都走上了封建专制与儒家话语相结合的道路。可见,学术话语权的建立是以政治力量为后盾的,儒家话语权的强大力量是有着坚实基础的。   而《毛诗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儒家文艺理论的整合。叶梦得曾说:   《序》有专取诸书之文而为之者。……“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文全出于《周官》。“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其文全出于《礼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其文全出于《金縢》。“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高克奔陈”。其文全出于《左传》。“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其文全出于《国语》。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其文全出于《公孙尼子》,则《诗序》之作,实在数书既传之后明矣。[4]   叶梦得关心的是《诗序》成书的时间,我们关心的是《诗序》成书的方法:“专取诸书之文而为之”。可见,《毛诗序》所提出的核心理论观点,多有前人论述。当然,《毛诗序》也有它的发明,如“情”、“志”并提,就是先秦所未见。“志”与“情”,都是内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但仔细分别一下,不难看出,“志”是一种理想、一个目标,是经过理性思考的一种意愿,而“情”是感性的,由内而发的,没有经过理性过滤的一种情感。《毛诗序》“情”、“志”并提,可以说是对文学情感性认识的一大进步,直接启迪了后世的“诗缘情”说。但《毛诗序》在带出“吟咏情性”的同时,就给了它一条缰绳,划定了一个边界:“发乎情,止乎礼仪”,把放荡不羁的情感导入“温柔敦厚”(《礼记·经解》)的诗教。   可见,《毛诗序》的创造发挥也是符合诗教精神的:既体现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又不离儒家精义。因此,《毛诗序》的权威性不在于它的独创,而在于它深谙圣人之意,采撷众家之说,使先秦儒家散见的文学理论观点形成一个系统的表述,得以垂范后世。郑玄说《毛诗序》是子夏所作,言下之意它是孔子教授的课本,通过子夏整理出来的,是圣人之言。这是力图通过它的出身来证明它的经典地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