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1-9分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否定词,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和否定副词一样,后面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前置。(也可不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 天下有公利而或莫兴之(原君)(或,结构助词无实义) (5)“莫”常与后面的“形容词+于”(“当”字“比”讲)结构连用,表示在对比中强调某事物,而排除其它对象: 祸莫大于杀已降。 夫人有思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大焉,大于之) 2、作否定副词,充当状语。否定副词“莫”在先秦很少,汉以后才渐渐多起来。 人知其一,莫知其它。(莫“不”也)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 2、指事物——何、胡、曷、奚——状、宾——为什么、怎么(状)、什么(宾)、“何”还可作定、谓。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何”本义为动词担负之意,作代词是假借的用法。 公曰:“何贵何贱?”(晏子)故对曰:“踊贵而屦贱。” 问女何所思? “何以”可以表示原因”为什麽“,表示工具依据”凭什麽“。 “胡”本义指兽类脖子下的垂肉。 狼跋其胡 北方的,北方的少数民族。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3、指处所——安、恶、焉——状、宾——哪里(宾)、怎么(状)。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焉 1、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诸葛亮传)焉,诸葛亮。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焉,他。 2、作疑问代词,以代地方的时候居多。哪里、怎么、什么。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3、作疑问副词,可用“何”字代替:可译为“怎么”。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 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申枨啦,他愿望太多,怎么能够刚毅不屈? (BACK) 4、作兼词,“于是”“于此”。是此可代指人、事与地方。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文王的狩猎场纵横各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去到那里,打鸟捕兽的也去到那里 5、作连词,也是“于是”“就”。乃,则等意思。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仪兵) 6、语气词 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7、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始舍之,圉圉之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孟子·万章上)(鱼放生的情况) 恶 1、疑问代词 怎麽,哪里wū 2、形容词 è 恶者贵 丑陋的 伪,坏,不好的 有能耐,有才能 凶恶 3、动词 厌恶wù 欲呕吐 ě 恶心 4、叹词 恶!是何言也!wū 无定代词——不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 或 原是“国”的古字,“域”是“或”的异体字,假借为无指代词。(注意,所有的代词都是假借而来的) 1、作无指代词(肯定性无指代词) 在句中作主语(所有的无指代词只作主语,这是区分是否是无指代词的标志)表示主语不确定,非特指或没有必要特指。或可代人、代物、代事、代人时,当“有的人、有人、有的”讲,代物当“有的……”讲。 (GO)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译:六国彼此都灭亡了,全都由于送土地给秦国吗?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他们中有的人)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左右或欲至相如去。 代人的“或”,有时写成“或者”,这在中古以后偶见。不能误为选择连词。区分标准仍然是能否作主语。 或作无指找词时,前面有时有先行词,对“或”所称代的对象进行范围上的限制和内容上的说明。先行词是或的定语,主语仍是“或”。先行词和“或”用“其中有个人(有些人)……”译出。 2、作副词,表时间、或表测度(多见于中古以后) (1)表时间,当“有时”“偶或”讲。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而或,而有时) (2)表测度,当“或许”“说不定”讲。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 3、作连词,表假设、有时也表选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或,如果)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密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 4、作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残贼之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原君) 上古表选择概念用“如”不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