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泡的基本结构 呼吸系统 演示实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交换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吸气 呼气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中考再现(06年) 蛋白质的热价最高. 脂肪的热价最 高 糖类的热价最 高 做个实验探究一下 一、提出问题 二、探究活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 2.方法步骤 (1)取水量温 (2)天平称重 (3)燃烧测温 (4)计算热价 四、实施计划 分别测定不同种子的热价,分析比较不同食物的热价。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交流 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符合其实际热价吗?为什么? 观察记录表格 _____分 手表 燃烧时间 T2= _____°C 温度计 水温T2 T1 = _____°C 温度计 水温T1 V= ___毫升 量筒 量水 _____克 托盘天平 花生种子质量 数 据 仪 器 内容 1.你的数据与其他同学的数据相同吗?如果不同,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测量水温有误差、种子燃烧不充分等。 2.从花生种子燃烧中的能量有效转化率,请你分析能量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散失掉? 有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空气中,还有少量加热了试管,操作过程中也有部分热量散失。 3.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的结果才可靠?为什么? 不可靠。重复多次。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某小组同学的设计,与你设计的有何不同?哪一个更好? 该同学设计的好。将试管换成了锥形瓶,种子及锥形瓶外加了金属套包起来。 糖类:17.15千焦/克 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能量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食物 消化系统 氧气 呼吸系统 细胞 循环系统 学习思维等生命活动 人体外在的生命活动 保持 体温 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 能量 各项生命活动 正常体温 维持人体 维持人体 被埋压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应利用一切办法与外界联系,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 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系?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1、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 2、因活动的强度不同而不同。 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质、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100×17.15+600×17.15+200×38.91=19787千焦 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 于(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B B A 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5.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 于( )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C D 6.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 最多的是( ) A.唱歌 B.扫地 C.快走 D.骑车 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 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 是( )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C C 8.表中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能量的平均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300 8820 56~75 7560 10500 36~55 8400 11760 19~35 9240 13020 16~18 10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_湘教版乔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新版)商务星球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人教版1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新版)商务星球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第1节世界的人口》(新版)商务星球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新版)新人教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新版)新人教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图版摘要.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新版)商务星球版摘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