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乳房位于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约第2-6肋骨之间,内侧缘为胸骨旁,外侧缘为腋前线,另有“尾部”伸向腋窝,在腺叶间垂直行走的纤维束,称为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乳房有15-20个腺叶,每一叶有单独的导管,开口于乳头 淋巴输出途径有四个: 1.约75%流向 腋窝淋巴结 2.约25%流向 胸骨旁淋巴结 3.乳房深部淋巴网 (至肝) 4.乳房皮肤淋巴网 (至对侧) 腋窝淋巴结分为三站五组: 第一站 为胸小肌外缘以外的淋巴结 (乳房外,中央,肩胛下,腋静脉,肌间) 第二站 胸小肌后方L结 (腋顶组) 第三站 胸小肌内缘以内L结 (锁骨下) 乳房的发育受垂体前叶产生的促乳房激素、卵巢和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雌激素的影响 乳腺的检查方法 1、视诊内容 乳房形态: 两侧对称,局部凹陷 特殊隆起,明显缩小 乳房皮肤 皮肤水肿,皮肤凹陷 桔皮外观,皮肤溃疡 乳头改变 乳头高低,乳头回缩 乳头缺如,异常分泌 乳晕所见 搔痒皲裂,潮红渗出 湿疹糜烂,结痂脱屑 2、触诊项目 乳内肿块 位置;数目;大小;形状;硬度;境界;活动度;压痛;粘连;固定。 坐位触诊法 患者仰卧触诊法 两手双和触诊法 皮肤粘连触诊法 腋窝淋巴检查法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法 注意事项 要警惕扪不到肿块的乳癌; 要月经后检查; 要手法轻柔,避免粗糙; 要进行两侧对比检查; 三、临床表现 初期乳房红肿热痛 炎症发展,疼痛呈搏动性,寒战、高热 脉搏加快 白细胞增高 常在数日内软化形成脓肿 液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严重可导致乳房坏死,并发败血症 三、诊断检查 血常规检查 B超检查 脓肿穿刺 1.脓肿形成前 患侧乳房暂停哺乳,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如用吸乳器等) 局部理疗、热敷;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 全身抗感染 2.脓肿形成后 及时切开引流,注意如下要点: (1)切口选择 (2)及早穿刺,发现深部脓肿 (3)脓肿切开后,分离脓腔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彻底。 (4)有时可在脓腔的最低部位,别加对口引流 切口选择 六、预防 防治乳汁淤积,同时避免乳头损伤 并保持局部清洁、用温肥皂水洗净乳头 如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矫正 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 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 及时治疗乳头破损 防治婴儿口腔炎症 乳腺癌多发女性,男性少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北美、北欧高发,4倍于亚、非、拉美 年龄因素 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的发生与人体内分泌失衡有关已被证实。而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上起着主要作用。 1.女性为男性的100倍。 2.发生于青春期后。 3.初潮早,绝经晚发病率高。 4.卵巢不发育者不发生乳癌。 5.切除性腺后可减少发病。 6.初产年龄大,未生育或未哺乳乳腺癌高发。 遗传因素 大概1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史。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发病的高危险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 目前多采用的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也叫原位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在基底膜以上。转移很少,预后很好。 2、早期浸润性癌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原位癌。癌细胞侵及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仍是早期 3、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样癌、髓样癌(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分化高,预后较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癌。此性分化低,预后差。此类是乳腺癌最常见类型,占80%。 转移途径 1、局部扩展:可浸润皮肤、胸大肌、胸筋膜等组织 2、淋巴转移途径:乳头、乳晕、乳房外侧约60%-70%向同侧腋窝转移。乳腺内侧病灶约有30%左右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 3、血运途径转移:可经淋巴途径进入血液循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肺、骨、肝 临床表现 1 、肿块 首发症状多为无意发现的无痛性肿块 常位于外上象限,其次在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 多单发、硬、不光滑、活动欠佳、分界不清。 2、乳房外型改变 ① 酒窝征:肿瘤侵及COOPER韧带,使其收缩而失去弹性,牵拉皮肤所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少年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x VIP
- 平高集团GW4-126VI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安装使用说明书.doc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二协助老年人进行雾化吸入.pptx VIP
- 湖南省长沙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VIP
- 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统编版2024):“语”你相伴,趣味无穷(快闪+15种趣味游戏).pptx VIP
- 用眼卫生公开课.pptx VIP
- 氪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VIP
- 英文版我的暑假生活.pptx VIP
- 检验科病例讨论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