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操作线AE各线段及其坐标 AB(xi,yi):铁氧化物间接还原; BC(xd,yd):铁氧化物直接还原; CD(xf,yf):脉石氧化物直接还原; DE(xb,yb):鼓风同碳的燃烧。 xi:铁矿石中的氧化物间接还原生成的CO2量; xd:铁矿石中的氧化物直接还原生成的CO量; xf:脉石中的氧化物直接还原生成的CO量; xb:鼓风燃烧碳生成的CO量。 yi:铁矿石中的氧化物间接还原被夺取的氧; yd:铁矿石中的氧化物直接还原被夺取的氧; yf:脉石中的氧化物直接还原被夺取的氧; yb:碳在鼓风中燃烧所消耗的氧。 4.4.2.2 操作线图组成 特征点 (1)A点(XA,Yd):描述了炉顶煤气情况和炉料中铁的初始氧化度。 XA:炉顶煤气中碳的氧化度(O/C原子比) (B)B点:假定铁的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不重叠,B点为两者的理论分界点。 (3)C点(Xc,Yc):由铁氧化物中来的氧和其他来源的氧生成的两部分还原性气体的分解点。 Xc=xf+xb,由脉石氧化物直接还原和鼓风中的氧同碳燃烧生成的还原性气体CO之和。Yc=0,即铁的氧化物还原的终点。 (4)D点(XD,XB):由脉石氧化物提供的氧和鼓风中的氧生成还原性气体CO的分解点。 XD=Xb,由鼓风中的氧同碳燃烧生成的还原性气体(CO)部分。Xb可根据炉顶(或炉腹)或煤气中的含氮量来计算。 (5)E点:XE=0为鼓风所提供的氧,是对生成还原性气体的第一个贡献。 4.4.2.2 操作线图组成 * 从炉顶加入的焦炭,其中: (1)70~75%是在风口前与鼓风中的O2燃烧; (2)17~21%参加直接还原反应; (3)10%左右溶解进入铁水。 从风口喷入的燃料也基本上是在风口前燃烧,焦炭和燃料在风口前燃烧的意义: (1)产生热量和气体还原剂; (2)产生空间使炉料下降。 ? 4.1.1 炉缸燃烧反应机理 1)风口前碳的燃烧反应 理论燃烧:完全燃烧:C+O2=CO2, 不完全燃烧:C+1/2O2=2CO 炉缸中的主要燃烧反应: C + O2 = CO2 + C = 2CO,2C + O2 = 2CO 4.1 炉缸反应 (a)干风条件下炉缸煤气成分 假定鼓风中没有水分(称为干风),炉缸煤气成分由CO、N2组成:2C + O2 + 79/21 N2 = 2CO + 79/21 N2 (b) 实际鼓风中除O2和N2外,还有一定量的水分: H2O+C=CO+H2—2477.5 kcal/kgC ?实际炉缸煤气成分除了CO、N2还有H2。 鼓风湿度 干风含氧 炉缸成分 CO N2 H2 0 21 34.7 65.30 0 1 21 34.96 64.22 0.82 2 21 35.21 63.16 1.63 3 21 35.45 62.12 2.43 4 21 35.70 61.08 3.22 表4-1鼓风湿度对炉缸煤气成分的影响/% 增加鼓风湿度 CO、H2含量增加 N2含量相对减少 喷吹燃料,碳氢化合物分解使H2含量增加,CO、N2减少; 富氧鼓风,N2减少,CO增加 4.1.1 炉缸燃烧反应机理 4.1.2 炉缸燃烧反应过程 4.1.2.1 炉缸风口水平煤气成分和温度的变化 图4-1 风口前沿炉缸半径上煤气成分和温度分布 O2与CO2 风口前氧气充足,与C剧烈燃烧生成CO2,O2的最低点CO2最大值 (2) CO2与CO CO2最大值后逐渐降低,CO迅速升高。炉缸中心直接还原反应产生CO可达40% (3) O2与H2 O2消失后,鼓风中水蒸气开始被C分解为H2 (4) CO2与温度分布 风口前C剧烈燃烧生成CO2,温度剧烈升高。 低强化炉 4.1.2.1 炉缸风口水平煤气成分和温度的变化 热风以200m/s的速度从风口喷入充满焦炭的炉缸区域,在风口前形成一个近似球形的回旋区。鼓风气流夹带着焦炭作回旋运动。回旋区外围厚200-300mm。 风口前径向煤气分布发生变化。回旋区两端O2浓度剧烈下降,而CO2出现两个高峰。在空腔O2维持较高水平而CO2浓度较低。这充分说明焦炭燃烧反应是在回旋区边缘处进行,而空腔里焦炭少。中间层进行CO2+C=CO,CO2含量迅速下降,CO急剧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