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理论思考(发表).docVIP

对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理论思考(发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理论思考(发表).doc

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与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张 望 摘要: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金融机构 金融中心 近年来,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化扩大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金融机构不断集聚。以银行业为例,越来越多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机构数量、类型、创新和竞争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国务院2009年3月25日召开的常务会原则通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未来进入上海的金融机构速度将明显加快,未来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对自身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影响是目前需要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与发展特点 1.机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机构类型更趋多样化,中小银行进入上海的数量明显提速。尽管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但上海机构集聚效应仍持续增强。2008年,新增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其中,股份制银行分行2家,外资法人银行分行及外国银行分行9家。机构类型多样化方面取得新突破,除了在国内唯一设立的货币经纪公司外,还成立1家私人银行业务部,村镇银行也获准筹建,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取得新进展。截至12月底,上海银行业营业性金融机构达到3167家,机构类型方面突出表现为“三多”,即外资银行多,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达16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共26家;商业银行营运中心多,共计43家,其中持牌11家。 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自2007年以来,进入上海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加,2007年下半年2008年末,有6家中资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上海分行设立,预计未来进入上海的异地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还将增加。 2.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据监管部门统计,2008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811.5亿元,同比增长26.7%。盈利结构持续改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2.2%;成本收入比为27.3%。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总体较好基础上,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持续7年“双降”。截至2009年12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47%。 3.金融创新不断丰富并日趋活跃,国内示范效应不断显现。从银行业战略转型、优化经营模式、改善盈利结构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出发,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经营转型,优化业务结构,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和盈利模式,加快业务创新,在公司治理、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个人理财、电子银行、衍生交易、银行卡、消费信贷、中间业务等领域创新活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主要创新领域。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人民币理财产品从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债券型,逐步延伸拓展,信托计划、信贷资产、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也已成为理财产品的载体。从挂钩境内资本市场发展到境外股票、基金等市场。理财产品从固定收益型,发展到保本浮动收益和不保本浮动收益型。二是衍生交易快速增长。衍生交易的市场环境继续向好。人民币外币货币掉期业务、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相继获准推出,同时随着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的法律文本得以统一、《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出台、《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重新修订、银监会建立银行业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联系机制,衍生交易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三是中间业务创新加快,收入增加。中间业务创新主要表现在支付结算类业务,其次为交易类业务和基金托管业务。一些银行将收费面较广的项目与银行卡连通,导致支付结算、银行卡和电子银行等方面业务量的增长。四是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如组织架构变革,以“事业部制”或“准事业部制”改革为切入点,上海各商业银行按行业金融服务的不同要求,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专业细分,以期适应金融创新和银行服务的新要求。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前台营销功能集中、中后台管理功能集中的流程改造,上海各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管理部门集中化、管理层次扁平化改革,探索适合于金融创新的业务流程。 4、上海市中外资银行呈现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从近年来上海市中外资银行的发展情况看,二者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在短期内,受制于各种因素,外资银行尚难以对中资银行构成实质性威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合作的特征体现得较为明显。一方面,外资银行发展人民币业务面临着不少制约,促使其必须加强同中资银行的合作。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值得中资银行学习。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产品开发、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方面恰恰是中资银行的薄弱环节。中资银行希望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提高自身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中资银行也希望通过合作利用外资银行的全球网络,增强开拓国际业务的能力。近年来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合作形式多样,实现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