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升兼并重组说明书 修改版2010.8.11研讨
前 言
一、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核准文件、项目名称及隶属关系
根据兼并重组、优化结构、联合改造、淘汰落后、关小上大的指导方针,全省煤炭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改造工作。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8号“关于太原市晋源区(部分)、杏花岭区、小店区、万柏林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对山西昇昌能源有限公司进行了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预核准名称为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前山西昇昌能源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1.6485km2,批准开采15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为150kt/a;兼并重组整合后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1.6485km2,批准开采15号煤层,批准生产能力为450kt/a,新增生产能力300kt/a。本矿井为兼并重组单独保留矿井。
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东0.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杏花岭区小返乡管辖。为了合理开发、开采重组整合后的井田资源,特委托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编制《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
(一)设计委托书
(二)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8号“关于太原市晋源区(部分)、杏花岭区、小店区、万柏林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三)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编制的《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四)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行发[2010]36号文“关于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附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五)
(六)2009年10月2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太原东山东昇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采集15号煤层样的自燃性、爆炸性鉴定报告(七)()
()国家现行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现行相关产业技术政策和规定。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本次兼并重组指导思想为方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矿井设计改革的力度,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提高效率,减少投资。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兼并重组原则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较高,效益好、见效快、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高效矿井。
四、兼并重组设计的特点
(一)根据井田煤层赋存条件,采用单水平开采15号煤层,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
(二)合理利用矿井现有井巷工程、设备、工业场地、建筑设施、生产系统等,投资省、投产快。
(三)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配备双滚筒采煤机,机械化程度高,效益好。
(四)矿井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连续性好,效率高,安全性好,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管理。
(五)矿井掘进煤在采区进入入主运输煤流系统,省去掘进煤运输环节和地面设施,减少辅助运输环节和井筒的辅助提升量。
(六)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减少购地环节,方便统一管理。
(七)根据矿井现状和设计需要,校核、补充和完善了矿井各系统的设计。
五、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0kt/a。
(二)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三)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全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标高+755m,开采15号煤层。
(四)矿井服务年限:6.6a。
(五)矿井以一个生产采区、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个综掘和一个普掘两个掘进工作面来保证矿井450kt/a的设计生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
(六)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量为5999.2m,掘进总体积为83299.3m3,其中硐室体积为6062.0m3。井巷万吨掘进率为133.3m,万吨掘进体积为1851.1m3。
(七)矿井工业场地hm2,新增购地面积3hm2。
(八)矿井工业场地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为:m2;建(构)筑物总体积为:m3。
(九)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408人,全员效率5t/工。
(十)矿井建设总投资万元,吨煤投资元。
(十一)矿井建设总工期17个月。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地质报告对井田断层和陷落柱位置的控制、导水性、对煤层的破坏性分析叙述欠缺,依据不足。
(二)本井田西部15号煤层大部位于奥灰岩岩溶水水位之下,存在带压开采,虽然突水系数极小,但仍然不能排除突水的可能性。因此在开采太原组15号煤层时,要加强导水构造的探测工作,防止奥灰水形成底板突水威胁。
(三)开采15号煤层时,在采煤工作面如果老顶发生大面积悬顶,不能及时垮落时,必须采取人为强制放顶和加强支护等技术措施,以防止采煤工作面整体切顶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面支架和人员的安全。
(四)本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3.1 磁现象与磁场 课件1(人教版选修3-1)研讨.ppt
- 【物理】65 宇宙航行 课件2(人教版必修2)研讨.ppt
- 【物理】2011届物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曲线运动与天体运动研讨.ppt
- 【物理】3.1 磁现象与磁场 课件2(人教版选修3-1)研讨.ppt
- 【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课件(粤教版选修3-3)研讨.ppt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化学(人教通用)考前专题复习课件:专题3 反应热与盖斯定律应用研讨.ppt
- 【若风制作】缓冲研讨.ppt
- 【苏科版】2014届中考物理第一轮夯实基础《第23讲 磁体与磁场 电流的磁场》(课本回归+考点聚焦+例题解析研讨.ppt
-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1.3.2 气体摩尔体积研讨.pptx
- 【走向高考】201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2-1物质的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研讨.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