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VIP

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4.06 (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烦(zào) ▲ ②(jīn) ▲ 持 ③无动于(zhōng) ▲ ④金(bì) ▲ 辉煌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心灵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悔,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淘,岁月的苍桑,……这一切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映痕,让我们获得生命的智慧,实现人生的升华。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居高声自远, ▲ 。 (虞世南《蝉》) ③ ▲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④足蒸暑土气, ▲ 。 (白居易《 ▲ 》)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⑥ ▲ ,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⑦ ▲ ,都护在燕然。 ( ▲ 《使至塞上》) ⑧ ▲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名著阅读:《西游记》(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行者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求经的唐僧大徒弟。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但恐罗刹怀仇不与,故生忧疑。”樵子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行者闻言,深深唱个大喏道:“谢樵哥…… 我去也。”“行者”就是“孙悟空”,你知道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吗?欲借宝扇,他为何又担心“罗刹怀仇不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依次说说孙悟空三次拿到芭蕉扇的不同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学期学习了《荷》专题,既获得了许多知识,也提高了语文素养。请完成下列各题。(3分) (1)“荷”还有什么别称?请你写出一个。(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却写出了新意,这个新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一文中作者用具有高沽品格的“莲”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怎样一种不良风气?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黔之驴》,完成6-8题。(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ǎn同 “吼”,怒吼),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 ②以为且噬已也 ( ▲ ) ③益习其声 ( ▲ ) ④驴不胜怒,蹄之( ▲ ) 7.选文题目是《黔之驴》,作者在文中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描写了虎对驴的认识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觉无异能者”和“技止此耳”都是老虎对驴子能力的判断,为什么在老虎“觉无异能者”时还不敢搏?在认为驴子“技止此耳”时果断地吃掉了驴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