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在分类学上,食用菌属于真菌界中的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 食用菌的子实体一般都比较大,直径和高度可达2~40 cm,所以又称食用菌为大型真菌。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结构,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孢子是微小的繁殖单元,孢子吸水后膨大,长出芽管。 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管状的丝状体,通常将其中的每一根细丝称为菌丝。 菌丝前端不断地生长,分枝并交织形成菌丝群,称为菌丝体。 菌丝形态1 孢子,2 孢子膨大3 孢子萌发4 菌丝分枝5 菌丝体6 放大的菌 丝体A 细胞壁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隔膜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 每个细胞可是单核、多核或双核。邻近的两个菌丝细胞之间,可发生细胞质交换。 菌丝的双核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刚从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又叫一次菌丝,这种菌丝特别纤细,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因此又称单核菌丝。但双孢蘑菇除外,其担孢子萌发时就含有两个细胞核。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一般而言,单核菌丝只有经过双核化变成双核菌丝后才能形成子实体。 两条初生菌丝经过原生质融合,发育成次生菌丝。 次生菌丝中两个单核菌丝的细胞核并不融合,所以次生菌丝的每个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又称双核菌丝。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由孢子或转接的菌丝块形成的菌丝群叫菌落,通常是由中心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扩展。 在担子菌中约有半数的种,如侧耳、香菇、银耳、木耳等,其双核化菌丝具有形成锁状联合的特征,即在双核菌丝的横隔处产生一个锁扣形的侧生突起。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锁状联合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凡具有锁状联合的菌丝可以断定是担子菌的双核菌丝。但还有许多担子菌如双孢蘑菇和草菇等并不形成锁状联合。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将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为子实体。 子实体是真菌繁衍后代的结构,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担子菌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是产生担孢子的结构,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是产生子囊孢子的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伞 状:双孢蘑菇 贝 壳 状:平菇 漏 斗 状:鸡油菌 舌 状:牛舌菌 头 状:猴头菌 毛 刷 状:齿状菌 珊 瑚 状:珊瑚菌 盘 状:盘菌 蜂 窝 状:羊肚菌 马 鞍 状:马鞍菌 耳 状:木耳 花 瓣 状:银耳 绣 球 状:绣球菌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以伞状菌即伞菌为最多。 以伞菌为例,子实体的基本形态一般由菌盖、菌柄两部分组成。某些种还有菌环、菌托、鳞片等。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柄是菌盖的支撑部分,它在菌盖上的着生位置分为三种: 中生 菌柄着生于菌盖的中央,如双孢蘑菇、草菇、金针菇。 偏生 菌柄着生于菌盖的偏心处,如香菇。 侧生 菌柄着生于菌盖的一侧,如侧耳。但侧耳或其它一些菌柄侧生的食用菌从树干侧面长出时,往往没有菌柄或菌柄不明显 菌柄特征1中生2偏生3侧生4无菌柄5圆柱形6棒状7纺锤状8粗壮9分枝10基部联合11基部膨大球形12基部膨大臼状13菌柄扭转14基部延长呈假根状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盖 :菌盖有各种形状,如圆形、半圆形、圆锥形、卵圆形、钟形、半球形、斗笠形、匙形、扇形、漏斗形、圆筒形、马鞍形等。其形状和大小因食用菌的种类而不同。 菌盖质地有肉质、膜质、胶质、蜡质、革质等。 菌盖由表皮、菌肉及菌褶三部分组成。有的种表皮上还有鳞片。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褶:菌盖下呈辐射状排列的叶形薄片叫菌褶。其轮廓形状有宽形、窄形、披针形及三角形等。褶片有长短一致的,长短相间及分叉的,有具横脉或交织成网的,菌褶的边缘有全缘、波状及锯齿状等。 菌管和菌刺 :菌褶是由菌肉菌丝向下生长形成的,牛肝菌、多孔菌相当于菌褶的部分变成菌管,大多数刺菌科的则变为菌刺。菌褶的两侧,菌管的内周壁或菌刺的周围是着生子实层和孢子的地方。 菌褶排列特征 1 等长,2 不等长,3 褶间具横脉,4 交织成网状,5 分叉,6 网棱,7 近平滑无菌褶,8 刺状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褶与菌柄的着生关系常是分类的特征之一。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直生 又名贴生,菌褶内端呈直角状着生在菌柄上,如鳞伞属等。 弯生 又叫凹生,菌褶内侧与菌柄着生处呈一弯曲,如口蘑、香菇等。 离生 又叫游生,菌褶内端不与菌柄接触而形成一个游离于菌柄的环,如蘑菇属、草菇属等。 延生 菌褶内端延菌柄下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添加剂——M营养强化剂要点.ppt
- 生物工程设备1.4.1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要点.ppt
- 食品添加剂课件要点.ppt
- 食品添加剂论文要点.docx
- 生物工程设备习题集要点.doc
- 食品添加剂模块二食品防腐剂要点.ppt
- 生物工程设备要点.pptx
- 食品添加剂污染要点.pptx
- 食品添加剂重点要点.docx
-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工厂能源与动力设备要点.ppt
- 2025-2030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分析及军民融合趋势与关键技术突破研究.docx
- 2025至2030中国聚羟基链烷酸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家政机器人市场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双目移动裂隙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调度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边缘计算技术发展动态及商业价值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烷基酚醛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自动张力控制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蓄电池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