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测井地层探测深度的理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测井地层探测深度的理论研究

C/O测井地层探测深度的理论研究 -------------------------------------------------------------------------------- (测井技术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1999年 第23卷 第1期 vol.23 No.1 1999) 郑华 丁有贵   摘要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研究在140 mm套管井中89 mm外径C/O测井仪的响应随油层径向厚度不同的变化关系,得到不同源距处的地层探测深度。理论结果显示,地层探测深度随源距的增大几乎呈线性增加,双源距C/O测井仪中2个探测器的地层探测深度有显著差别。   主题词:C/O测井 蒙特卡罗法 探测深度 [源距] 探测器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Investigation Depth of C/O Logging. Zheng Hua,Ding Yougui.   ABSTRACT Relation between the responses of a 31/2 in diameter C/O logging tool in a 51/2 in cased borehole and the radial thickness of 35% porosity oil sand are studied with Monte-Carlo simulations,and the formation investigation depths of different spacings ranging from 12.5 to 67.5 cm are obtained.The results calculated show that the investigation depth almos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acing.The investigation depths of the two detectors in a dual-spacing C/O logging tool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ubject Terms:C/O logging Monte-Carlo method investigation depth [spacing] detector   引言   目前,国内多家测井公司竞相研制新型双探测器C/O测井仪,急需了解仪器结构差别对其响应特性的影响。以往我们研究过随源距变化探测器表面γ射线通量变化情况,探测器区分地层能力及受井眼环境影响程度的差异[1]。这里使用模拟中子和光子联合输运的通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2]研究C/O测井仪不同源距处地层探测深度问题。   模拟模型   根据实际套管井情况,建立的井况模型(如图1所示)为高1 m、半径70 cm的圆柱形。井内充满水。钢套管密度7.86 g/cm3,外径140 mm,厚7.72 mm。水泥环(CaSiO3)密度1.95 g/cm3,厚3 cm。从半径10 cm开始的地层由8块环距7.5 cm的同心环柱组成, 模拟35%孔隙度的饱和水砂岩(35%H2O+65%SiO2,密度2.07 g/cm3)或油沙岩(35%H46C22+65%SiO2,2.03 g/cm3)。 图1 圆柱形井况模型的正剖图,单位cm   C/O测井仪贴在套管内壁上。仪器钢壳密度7.86 g/cm3,外径89 mm,厚4 mm。中子源位于仪器轴线上,各向同性地发射14 MeV中子。理想屏蔽体从距中子源5 cm处起填充仪器壳内空间。从距中子源10~80 cm,每5 cm为一段,在屏蔽体外表面记录非弹散射γ面通量能谱。   研究中先将8个地层分区都填充水砂岩,然后由内向外依次用油砂岩替换水砂岩,直到地层都填充为油砂岩。每次模拟时抽样3×108个源中子,通过合理使用蒙特卡罗技巧,使模拟结果各能谱中C和O的主要峰位计数的误差小于2%。   对模拟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利用上述模型,对油层径向厚度为0~60 cm的9种情况进行模拟,分别得到不同源距处不包括探测器随油层径向厚度变化的关系 效应的理想非弹散射γ能谱。提取C/O值时,以6.125~6.187 MeV为O的非弹γ计数能区;4.375~4.438 MeV为C的计数能区。处理模拟结果发现,对应每种源距,C/O值都随油层径向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逐渐趋于某一固定值。作为例子,图2给出了52.5 cm源距处C/O值与油层径向厚度的关系。图2中带误差棒的实心圆点是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误差棒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