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湿地状况 类别 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人为活动 (1)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2)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3)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4)泥沙淤积严重 (5)环境污染严重 (6)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7)引用物种干扰 (8)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 湿地面临的威胁 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 但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km2,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m3以上。 三、保护湿地 合理的利用方式 保护湿地植被 禁止滥捕滥猎 保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 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 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 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城镇建设、水利工程不当 引进物种干扰、过度捕捞 湿地资源的破坏,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 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1)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使湿地发挥其产出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 1997年: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 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2000年:珍惜我们共有的国际重要湿地 2001年: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人类服务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 为了渔业的明天―湿地支撑着渔业的健康发展 世界湿地日(2月2日)主题 三江沼泽 三、“北大荒”的变迁 2000年我国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区,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 a.三江平原湿地具有涵蓄水源,调蓄洪水.湿地破坏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b.它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引起气候变化。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同时沼泽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活动参与P46 (1)发展水产养殖,以湖养人。退田还湖,退田还塘,既可以蓄水分洪,又可以发展养殖,农民变渔民,既保护湿地的生态的环境效益,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发展加工工业:利用当地的水产资源及运进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3)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目前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综合治理工程,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湿地资源 重要价值 主要问题 概念和分类 开发和保护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数量减少 物种锐减 水质污染 合理开发 持续发展 学习小结和板书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课标要求 了解湿地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其特点,并能够举例说明。 理解湿地与人类的关系,识记湿地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为什么人们关注湿地的存在。 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资源造成的危害。 认识湿地的正确利用方式及不当的利用方式。 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能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 青藏高原湖泊 沿海滩涂 川西北若尔盖沼泽 海南红树海防林 河流 黄河壶口瀑布 江南稻田 湿地的概念 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 陆地和水体 的过渡地带 联合国《湿地公约》的定义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我国的主要湿地保护区 中国第一批(1992年)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1)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境内;(3)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琼山县;(4)青海鸟岛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