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家解读2014AHA等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doc
专家解读2014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
《门诊》杂志?2014-06-26?发表评论?分享
作者:高 鹏?
2014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美国胸外科学会(STS)共同发布了《2014年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该指南基于2006年版AHA/ACC房颤管理指南,融入2011年发表的两次更新,并参考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等而制定。其制定的宗旨正如指南前言中指出的:“指南旨在制定满足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需要的治疗方案,而最终决策权须由医师和患者来掌握,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临床情况。”
新指南主要从房颤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血栓栓塞预防、心率控制和复律、特定房颤患者治疗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老版指南相比,最大的更新与变化在抗栓治疗及导管消融两个方面。
一、抗栓治疗
在抗栓治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及外周栓塞方面,新指南有重大改变。
首先,摒弃了传统的CHADS2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系统,而采用了《2012年ESC房颤管理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危险因子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病和动脉斑块)、年龄65~74岁和女性分别为1分,年龄≥75岁、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分别为2分。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分数范围更广(0~9分),包含了更多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65~74岁和血管病变),尤其在低危人群中有助于更好地评估风险。CHADS2评分最主要的缺陷在于针对1分者即所谓“中等风险”人群,粗略的评分不能区分真正低风险人群,从而无法精确推荐抗凝治疗。
丹麦注册研究表明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预测CHADS2 0~1分的房颤患者风险,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瑞典房颤患者研究也证实,新增预测因子如女性有中等血栓栓塞风险。新指南的主要制定者Dr.January表示,在房颤抗凝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患者,尚没有充分的证据提示临床医师是否完全不需要抗凝治疗;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低危患者,是否可以用阿司匹林治疗及是否需要充分的抗凝治疗,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对评分系统完善及更多临床研究来解决。因此,在新指南中对CHA2DS2-VASc为1分者其推荐抗栓的强度略低于欧洲指南,未明确推荐口服抗凝药物而是允许不抗凝或口服阿司匹林,但推荐强度及证据级别为b(C)。
此外,新指南指出,HAS-BLED、REiTE和HEMORR2HAGES等出血评分或有助于定义出血风险,虽然HAS-BLED评分略优于其他方法,但总体上预测价值均不是很高而且临床应用比较困难,若作为特别推荐,其相关证据还不足。
其次,阿司匹林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指南明确提出,除了SPAF-1试验外无其他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阿司匹林的有效性,而以前荟萃分析的阳性结果完全是由SPAF-1这单一的RCT试验结果驱动。在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仅减少19%(95%CI:-1%~35%)的卒中相对风险及0.8%每年的绝对风险,而95%可信区间跨越0点提示存在无效的可能性。其他的许多RCT试验显示,房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没有显著获益,且有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也由ACTIVE-W试验证实劣于华法林。因此新指南中阿司匹林地位明显下降,仅在CHA2DS2-VASc为1分的低危人群中为b(C)适应证。
再次,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成为抗栓治疗新选择。旧指南中推荐的抗凝剂只有华法林。在过去几年中,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已进入市场,包括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a)和a因子抑制剂两大类,前者有达比加群,后者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目前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三个药物完成3期临床试验,获得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被多个国家及地区批准临床应用,因此新版指南将新型抗凝药也列入了推荐范围内。
依度沙班的3期临床试验ENGAGE AF-TIMI 48试验结果与其他NOAC相似,但尚未获得美国FDA批准,未被纳入到新指南。NOAC有较为可靠的循证依据证明其抗凝效果至少与华法林相当,而出血并发症不增加甚至减少,此外还有药效稳定、无需监测的优点。因此,新指南推荐既往卒中、TIA或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可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指南强调,成本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广泛使用的障碍,然而这并未把华法林抗凝监测成本纳入比较。如果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效果满意而稳定,则不推荐把华法林更换为NOAC,但应充分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新型NOAC的试验设计、临床终点及结果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