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均匀受热 1/3处 便于气体排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 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 :防止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 氧气的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集气瓶底部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例题:指出下图中的四处错误 [课堂评价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液态氧气 B、蔗糖水 C、洁净的空气 D、五氧化二磷 AD 2、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A 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夹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②③①④⑥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A 4、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A B C D E 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 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 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 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A C B A E 5、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 ( ) A、燃烧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B 6、某同学在试管内加入二氧化锰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内,末看到木条复燃,分析是什么原因? 产生的氧气中含在较多的水蒸汽。 7.右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⑴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 ⑵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_端通入。 ⑶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___端通入。 ⑷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____端通入。 A B A A 催化剂的探究: [发现问题]:小明在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它掉在红砖块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红砖粉是否能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一支试管,装入5毫升质量分数为5%双氧水溶液,并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