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三基试题库.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三基试题库

流体流动与输送 一.名词解释: 流体连续性假设:流体是有连续的流体质点组成的,个个质点相互挨着,它们之间没有空隙。 理想流体:无粘性、在流动过程中不产生摩擦阻力的流体。 相对密度:物质密度与4℃纯水密度之比。 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体流经管道任一横截面积的体积。 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流体流经管道任一横截面积的质量。 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流经的距离。 定常态流动:在流体流动系统内,任一空间位置上的流量、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参数只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不随时间变化。 非定常态流动:在流体流动系统内,任一空间位置上的部分或全部物理参数时间而改变。 湍流(紊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相互扰混,是流体质点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呈不规则变化,甚至形成涡流。 层流(滞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只沿管轴方向平行流动,而不做垂直于管轴方向的径向扰动。 扬程 :泵对每牛顿液体提供的能量。 填空题: 1.表压强=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 (+ ,— )。 2.真空度=大气压强 — 绝对压强 (+ ,— )。 3.流体静力学方程:P= P+ gh 。 4.流速u与体积流量V的关系为 V=u.A 。 5.质量流量G与流速u的关系为 =.u.A 。 6.已知流速为u,体积流量为V,则管道直径d为 。 7.层流时,R为 R2000,湍流时R为 2000 R4000 。 8.湍流流动流体内的摩擦阻力主要集中在 层流内层 之中。 9.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 G=常数 。 10.柏努利方程中,项称为 静压头 ,单位为 m 。 11.局部阻力损失h与压强ΔP的关系为 ΔP= .h 。 12.当流体在管道中作层流流动时,λ与R的关系为 λ= 。 三.判断题: 1.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适用于任意流动状态的流体。(X) 2.离心泵启动前先灌泵以防止“气蚀”现象。(X) 3.湍流流动流体内的摩擦阻力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中。(√) 四.简答题: 简述粘度的物理意义。 答:速度梯度为1时,因流体粘性而产生的剪应力;即,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内摩擦大小。 简述“气蚀”现象及解决措施。 答:“气蚀”现象: 泵吸入的流体在泵入口处气化,形成气泡混杂在液体中,由泵中心的低压区进入泵外缘高压区,由于气泡受压而迅速凝结,使流体内部出现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则以极大的速度填补气泡凝结后出现的空间,可产生很大冲击力,损坏泵壳和叶轮。 解决措施:确定适当的安装高度。 简述“气缚”现象及解决措施。 答:“气缚”现象:泵内部分空间被空气充满,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产生的离心力小,从而使液体难以吸入,泵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 ①启动前先灌泵。 ②吸入管应不漏入空气。 ③在吸入管底口安装底阀,不使停车时泵内液体流出。 ④不用于输送因抽吸而沸腾气化的低沸点液体或高温液体。 传热过程 名词解释: 定常态热传导: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即,温度是位置的函数,与时间无关。 判断题: 热流量与传热推动力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液体居中,固体(除绝热材料外)的导热系数最大。(√) 对流传热膜系数a是流体固有的物性参数。(Ⅹ) 简答题: 简述影响对流传膜系数α的因素。 答:(1)流体的种类。 (2)流体的性质。 (3)流体的流型。 (4)对流的种类。 (5)传热壁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简述传热系数K的物理意义。 答:当壁面两侧流体主体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间壁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简述强化传热的途径。 答:(1)增大传热面积。 (2)增大平均温度差。 (3)增大传热面积。 填空题: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______热传导________、_______对流传热______和_____辐射______。 吸 收 判断题: 亨利系数E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易溶气体的相平衡常数m值较小。(√) 当温度、压强一定时,难溶气体的相平衡常数m值较大。(√) 4.吸收速率与传质推动力成正比,与传质阻力成反比。(√) 5.吸收塔操作线方程与操作温度、压强无关。(√) 6.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上方。(√) 7.吸收操作的传质单元数越大,吸收过程越难进行。(√) 8.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 9.升温和减压有利于吸收操作。(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