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节课主线 个体 种群 群落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数量变化 结论!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能够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是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复习 复习目标 1.理解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4.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5.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6.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7.理解群落和种群的关系 8.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 3.泰山上的五针松幼苗。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 出生率 预测变化趋势 直接影响 影响数量变动 迁出率 死亡率 种群数量 — + — 一、种群 + 影响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老年中年幼年 (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的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 A C A A B C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D 适用范围: 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例P62) 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估算) 1、样方法 捕获数M (全标记) 重捕标志数m 重捕总数n 种群数量 (N) =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不同的变化曲线。 最典型的是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 时间 种群数量 0 J型 时间 种群增长率 0 λ J型 K 时间 种群数量 0 S型 时间 种群增长速率 0 S型 K\2 K\2 种群数量 时间 J型 曲线 S型 曲线 环境 阻力 K (环境最大容量)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J:指数增长模型。 指种群在资源空间充的理想环境中增长。 S:指种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增长。 在达尔文中,代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比较 “J”型曲线 “S” 型曲线 前提条件 增长率/增长速率 有无K值 食物空间无限,环境适宜无天敌 环境资源有限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小 无K值 有K值 种群的数量 时间 种群的数量 时间 增长率 时间 λ 对应K/2值 对应K值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k/2值 K值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属于年龄组成的 型 稳定 出生率远 死亡率,种群的增长速率 ,属于年龄组成中的 型 大于 相等 0 最大 增长 1、要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值。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恢复力最强。 2、灭虫鼠应选择在K/2值前,因为虫鼠有害,应在其到达最快增长速度前消灭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 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 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B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群落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 2、种间关系 3、群落演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衡量指标: 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二)群落的特征 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A.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 C.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A 个 体 数 时间 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