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艾灸人的理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氏艾灸人的理念

目录 第一章、艾灸人的理念;第二章、艾灸养生基础;第一节、中医基础知识;第二节、艾灸基础知识;第三章、艾灸灸法养生;第一节、火龙灸;第二节、太乙灸;第三节、敷灸;第四节、艾灸注意事项;第四章、艾灸导引养生;第五章、艾灸的养生疗程;第一节女子四穴养生灸;第二节女子颈部养生;第三节、女子乳房养生;第四节女子腰部养生;第五节女子痛经养生;第六章、男子专业养生疗程;第一节男子四穴养生灸;第二节男子肾部养生;第三节男子胃部养生;第四节男子颈部养生;第五节男子腰部养生;第七章、艾灸养生菜单;第一节男子养生项目;第二节女子养生项目。 范氏艾灸人的理念 继承、弘扬传统艾灸文化 艾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针、二灸、三汤药”的说法,足以说明灸疗养生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艾疗自古以来便受到历代医家、养生家的推荐,但是由于近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流逝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出现了断层,古老的灸疗文化也被世人渐渐的遗忘。即使在传统的针灸科医院也只是“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的景象。为了不让这种神奇的疗法绝迹,“范氏艾灸人”以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艾灸养生文化为己任,见海拾针重整了古人艾灸文化的精华,使古老的火龙艾法重现人间。 推广范施艾灸人的价值观 智慧、健康、奉献、财富,是所有范氏艾灸人的价值观。 正直的人格,知足的心态,娴熟的技能,是范氏艾灸人的智慧体现。 心灵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大众的健康,是范氏艾灸人的健康追求。 报国土恩德,报父母恩德,报师长恩德,是范氏艾灸人的无私奉献。 光明的智慧,身心的健康,无私的奉献,是范氏艾灸人最大的财富。 范氏艾灸养生基础 中医基础知识 阴阳:是指日光的被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者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五行: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脏: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属五阴。 六腑:胆(木)、小肠(火)、胃(土)、大肠(金)、膀胱(水)、三焦(相火)属六阳。 经络: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手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足阳阴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的起源 艾灸是用火长时间的在穴位上进行熏烤,以达到治疗和保健效果的一种方法,叫做艾灸。其主要施灸的材料多是艾草,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艾灸。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根据近代考古学研究证明,我国早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以懂得用火;距今约60万年的“北京人”则以长期用火。灸,《说文解字》释为“ 灼也”,既是以火烧灼之意。先人们在用火过程中,可能因偶尔不慎灼伤,结果却使身体另外一部分的病痛得到意外的减轻或痊愈,多次的重复体验,于是便主动的以烧灼之法来治疗一些病痛,逐渐产生了灸法。 灸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之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也是首次记载灸疗的医学典籍。在同时代的不少非医学典籍中,也有不少灸法的记述。《左传》中提到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普竟公诊病时说过的“功之不可,达之不及”这样一段话,其中“攻”字,一般认为应当做“灸疗” 神奇的艾草 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将一种草发展成千年的文化;没 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以灸热的情怀来对待一种草;世界上也没有哪种植物能够比肩与众生,数度救民于疾苦;如果世界上能有一种草能称之为“百草之王”的话,那它只能是——艾草! 艾也叫冰台。《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灸百病,故又日“艾草”。艾是我国劳动人民和使用最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记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产艾,大多为野生,以湖北蕲州的艾为最佳,肉厚而绒多,在16世纪,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就专门为艾叶立书《蕲艾传》云:“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艾自然生长于山野、田林、土埂之中,在春天抽茎生长,在秋季茎稍上开他、淡褐色花。艾叶有芬芳气味,在农历的四五月间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