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针灸技法
中 针灸技法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刺灸法(method of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包括刺法和灸法两种,主要论述刺法灸法的理论及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章主要就刺灸法的概念、源流和发展等内容作一阐述。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激发经络气血、调节整体功能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无论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 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做为生活和日常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器,《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是经过磨制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具”。有关砭石的记载很多,如:《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
砭石的实物,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如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长4.5厘米,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经考古与医史专家鉴定,这枚石针出于距今1万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认为它是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又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有4块刻有半人半鸟的神物,手握一针形器物,刺向患者肢体。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记载证实,“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砭石发明于我国东部的山东一带,后来逐渐推广到各地。
针具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的针具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的应用。据考,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各样的骨针,这些骨针,也很可能被用来作为医疗工具。此外,古代“箴”字的字形,也可以推求在古代某一时期,有竹制针具存在。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发展了彩陶文化,随之出现了陶针,直到目前广西侗族还保存有这种工具。
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术的发明,进入了青铜器时代。由于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为针具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就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内经》中记述的“九针”就是萌芽于这个时期。《帝王世纪》中就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是指我国南方地区多从事金属针具的制造,这是证明当时有各种针具存在的史实。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冶炼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自战国到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
从砭石到九针,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一根青铜针。据考证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物。其形状与头道洼砭石非常相似,后被命名为“青铜砭针”。1968年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4根金针和5根银针,即为九针的一部分食物。金针与银针的发现,证明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为针刺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冶金技术日益提高,出现了由不锈钢制成的针具,这种毫针既有一定的韧性,又不易生锈,且挺直滑利,经久耐用,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针具的品种亦趋多样,如电针、光针、磁针等亦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许多科研成果。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针具的不断变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提高。早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其论述颇为精辟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针刺方法奠定了基础。继而《难经》又有所阐发,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
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黄帝内经》和《难经》之说。到了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刺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66.2-2018 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docx VIP
- 技术服务措施及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博营销【文献综述】.doc VIP
- 2021钻床工考试-初级钻床工考试(精选试题).doc VIP
- 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pdf VIP
- (铁总计统〔2017〕17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VIP
- 深圳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大朗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pdf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创新与实施.docx VIP
- 大航海时代OL陆战技巧学习指南.docx
- 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区直流电缆敷设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