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一单元选择题训练(无答案)

必修二选择题训练(一) 1.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6.《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7.《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B.生产方式落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8..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9.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教颓。”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根本特点是 A.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需要商贸活动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大的自给自足性 D.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结合 10.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 A.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B.唐朝后期,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C.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D.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 18.《喻世明》中有一句谚语:“《》中载:“徽州风俗以贾为笫等业 A汉推农政策B唐朝经济发C徽遍布全国各地D商位不断提高 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诸葛亮重视煮盐业 B.诸葛亮发展织锦业C.曹操实行屯田D.孙权发展丝麻纺织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23.《元典章》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至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还不满十年的光景,户部每年收受各处行省木棉布匹,已“不下五十余万(匹)”。这反映 A.元朝的棉纺织业已经遍及长江南北 B.棉纺织业成为官营手工业重要部门 C.棉纺织税收成为元朝最主要的收入 D.元朝政府重视棉纺织业的推广 24.下列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表1 唐~明部分年份铁产量表 年代 唐元和初年 北宋治平年间 南宋初年 元朝中统四年 明朝永乐初年 铁年产量 207万斤 824.1万斤 2162144斤 5844000斤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25.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发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