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敬天保民”与周初的开明统治.docVIP

周公的“敬天保民”与周初的开明统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公的“敬天保民”与周初的开明统治

周公的“敬天保民”与周初的开明统治 北京行政学院 田兆阳 周公,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胞弟。因辅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食邑于周 今陕西岐山东北 ,史称周公。又因受封于鲁地曲阜,亦称鲁公。武王在建立西周之后不久便去世了,太子成王诵年幼,无力亲政,由周公主持朝政,代行国事。《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可见,周公为早期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显赫政绩的取得与周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周公是周朝统治制度的制定者,他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尚书·周书》所记载的一系列诰命之中,核心是敬天保民。对此,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周人在宗教信仰上,也把上帝作为至上神。那么如何解释夏商的灭亡和朝代的更替,为什么小邦周能够战胜大邦商,怎样把上帝从殷王手里夺取过来,变成自己的保护神呢?周公继承了前代关于上帝至上权威的观念,但又有所修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 《康诰》 的观点。所谓命,就是天命,即上帝所赐予的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他在《多士》中说:“有夏不适逸”,认为夏的灭亡是因为统治者放纵了自己的行为而骄奢淫逸,天便命令商朝先祖成汤消灭了夏朝。但是后来殷的嗣王却“酣身厥命,罔显于民”,胡作非为,奢靡无度,酒气薰天,引起民众的怨恨,被天抛弃。《酒诰》说:“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周公认为,殷商的灭亡,也是因为“惟逸”而使人怨天怒。他还说,我们的先王周文王,明德慎罚,关怀小民,不欺侮鳏寡孤独的百姓,勤于政事,被上帝知道了,上帝十分高兴,就命令周文王灭掉了商。在这里,周公一方面论证了周人灭商顺天应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把天命引向了人事,在天命的旗帜下说明了民众在朝代更替、政治兴亡中的作用。其次,周公在《康诰》中提出了“天畏裴忱,民情大可见”的观点。非+木,辅。忱,信。大意是上帝的威严和诚心,从民情上可以看到。就是说上天是可怕的,它是否真诚地保佑你,要从民情中体现出来。由此他进一步引出民近而天远,不知民情就不要妄论天命的思想。“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大诰》 就是说如果还没有使民通达明白,引导民达到安康之境,怎么能说知天命呢!他还提出把民众作为自己的镜子,“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酒诰》 或者说是把民情看作是反映天命的镜了,把天命系于人事,主张从人事中去体察天命。 周公并没有否认天命的存在,但又不人为地把天命神秘化,实际上是虚于天命,重于人事。这种观点在天命至上的时代是极有见识的,也是中国古代天命观的一个长足的进步。再次,周公提出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在敬天和保民之间,他强调“惟民其康”。 《康诰》 认为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助,或者说是把保民看作是敬从天命的根本途径。他甚至明确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 《君大+百百》 可见,敬天保民思想的核心是保民。因此,他反复告诫群臣、弟子,不能贪图安逸,沉湎于田猎、游玩,必须勤于国事,“治民祗惧,不敢荒宁。” 《无逸》 同时还要体察民情,“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对民众的疾苦不能不闻不问,要“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特别对于孤寡老人要多加照颐。认为周公完全不信天命,笔者不敢苟同。他曾在《召诰》中说:“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即天把大命赋予圣哲,又降给人间或吉或凶,时间是长是短,也由天命决定。说周公只把天命当成工具来使用,这恐怕也不是事实。但周公确实没有把天命当成惟一的法宝。他强调王朝的可变性和君主的可选择性,提出把民情当作天命的晴雨表,要求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等,说明了在他的天命神学中,容纳了较多的世俗内容;周公的敬天保民的为政思想,是西周初期政治上实行开明统治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建候卫”。即分封诸侯,授民授疆土,以为王室藩卫。《荀子·儒效篇》云,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些诸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周天子的子弟或同姓封国;二是周王朝功臣的封国;三是降周的殷贵族的封国;四是边远地区部落首领的封国。周初大分封,封邦建国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臣属,他们要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在周初内忧外患、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周公果断地采取建侯卫的措施,对控制局势,奠定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地域,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对殴商的遗民,周公将他们迁居洛阳,为他们建造房屋,分配给他们土地,逐渐使他们软化降眼。 二是“制礼作乐”。即制定—系列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畿服、爵、谥、田制、刑罚和世袭制,以及宫室乐舞礼仪等内容。制礼作乐的核心是建立宗法等级秩序,同时又有“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