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
A. B. C. D.
3.紫罗兰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单瓣紫罗兰每次自交后代总是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取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造成某种配子不育而引起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C.紫罗兰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不育
D.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可育雌配子有两种比例是1:1,雄配子只有一种
4.安哥拉兔的长毛与短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大量实验表明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F1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上的性别差异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一对长毛兔交配,子代可能出现短毛兔,且该短毛兔一定为雌兔
C.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
D.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
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6.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7.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8.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7:6:3 B.5:2:1 C.3:2:1 D.1:2:1
9.已知雌果蝇在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代雄果蝇中共有4种基因型
B.F1代雌雄比例接近1:2
C.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
D.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
10.对人体的某些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21三体综合征 B.色盲病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11.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10年12月7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对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大类抗流感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
B.长期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C.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合成多种类型的蛋白质
D.H1N1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
12.下列关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 26410-2011 防爆通风机.pdf VIP
- 新技术揭细菌生物被膜结构细节.pdf VIP
- 国家标准 GBT 895.2-1986 轴用钢丝挡圈.pdf VIP
- 景观标准做法手册(硬景篇).docx VIP
- HGT 3973-2023 一般用途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pdf VIP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SL 339-2006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pdf
- 抽搐护理常规.pptx
-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