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质制氢光合细菌连续培养技术实验应用研究.doc
生物质制氢的光合细菌连续培养技术实验研究
摘 要:为了解决规模化光合细菌生物制氢工艺中,生产菌种连续培养的问题,系统地测定了光合细菌混合菌群的生长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不同初始 OD660值的培养液中光合细菌的倍增周期,结合光合细菌连续制氢工艺对生产菌种的基本要求和工程实际,设计了一套培养液部分循环连续培养实验装置,试运行实验结果显示:在初始菌液 OD660值为0.273、厌氧、(30±1)℃、1200 Lux 连续光照、培养周期 38 h 的条件下,部分循环连续培养的出口菌液 OD660值可控制在 0.38~0.74,符合光合制氢对生产菌种的要求。
关键词:光合细菌;制氢;生物质;连续培养;倍增周期;部分循环
0 引 言
氢能作为未来的重要清洁能源,将为解决中国能源
安全、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挥重要
作用。生物制氢是利用微生物转化生物质产生氢气的一
类制氢方法。与传统的热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制氢具有
节能、原料可再生、生产条件温和(中性、30℃左右)
且环境友好等突出的优势,在氢气生产技术研究领域中
的地位越来越显著
[1, 2, 12]
。目前,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
的许多国家和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生物
制氢技术的研究开发
[3]
。
以光合细菌直接利用太阳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处理
富含生物质的有机废水(粪便污水、农产加工废水等),
在获取氢气的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程度,应用前景广阔,
受到国家和科学界的大力支持
[4, 5]
。近几年,光合细菌直
接利用太阳能制氢技术研究,得到了国家 863 计划、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相关技术研究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突破,目前,项目研究进入了中小规模的生产
性技术研究阶段,主要目标是解决光合生物的连续、高
效和规模化制氢工艺问题,其中,生产菌种的连续、稳
定供应则是整个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截止目前,国
内外关于微生物连续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不少报
收稿日期:2007-08-10 修订日期:2007-1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项目(2006AA05Z119);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0060466001)
作者简介:师玉忠(1965-),男,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农业生物环
境与能源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郑州市文化路 95 号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
程学院,450002。Email: syz6511@126.com
※通讯作者:张全国(1958-),男,博士,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
南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领域的研究
工作。郑州市文化路 95 号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450002。
Email: zquanguo@163.com
道,但有关光合细菌的报道却极少,并且集中在“恒化
法”和“恒浊法”两种比较传统的连续培养方法上,这
两种方法均为向培养液中注加新鲜培养基而使培养液发
生溢流达到连续培养的目的
[8,15,16]
,由于这类方法存在一
些难于克服的缺陷,在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文就生产菌种的连续培养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实验研究,以期解决连续制氢工艺的光合细菌菌种连续、
稳定培养问题,为规模化、连续化制氢提供技术支撑。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菌种
采用由本实验室选育出来的7种优势光合产氢菌株,
经过混合培养形成的混合菌群
[5,14]
。
1.1.2 培养基
蒸馏水 10000 mL;KH
2
PO
4
15 g;(NH
4
)
2
SO
4
5 g;NaCl
2 g;MgSO
4
2 g;CaCl
2
0.5 g;K
2
HPO
4
6 g;乙酸钠 30 g;
酵母膏 2 g;微量元素 1 mL;生长因子 10 mL
[5,6,11,12]
。根
据培养基用量按比例配制。
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1.2.1 实验装置
光合细菌菌种培养、生长倍增周期测定实验均在光
照等条件可调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菌种连续培养实验
装置如图 1 所示。
该装置由 4 个容积为 24 L 的柱状有机玻璃培养罐串
联而成,单罐均采用底部切向旋流进液、顶部切向排液
的方式,保持培养液平推流动;沿培养罐轴线布入一根
塑料光纤,剥去光纤探入罐体内部分的保护层和反射层,
使该段光纤成为侧发光光纤,光纤的另一端接入光源机,
通过光源机调整罐体内部的光照度;通过稳定的环境温
度,保持反应液的温度;由蠕动泵恒流输送液体培养基
和部分循环的菌液(或启动时的恒浊菌种)。第 6 期 师玉忠等:生物质制氢的光合细菌连续培养技术实验研究 219
图 1 光合细菌连续培养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1 Illustration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63∕T 2387-2024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术指南.pdf
- 2025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测试试卷.pdf VIP
- 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答案.docx VIP
- 1、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8分).pdf VIP
- 配电运维题库题库(392道).doc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2025年生产安全应急演练方案(精选5篇).pdf VIP
- 2025安徽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 电线、电缆载流量对照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