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孔子的老子.doc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一、选择题
1.(2013·连云港)《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2.(2013·厦门)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根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3.(2013·徐州)据史书记载,孔子看到季氏士大夫跳“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曾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季氏士大夫所作所为( )
A.有伤风化 B.生活奢侈 C.违背礼制 D.沉湎女色
4.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
5.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
6.下图是宋代建筑的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类似的老子像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下百处。其原因是( )
A.老子须髯飘飘,符合古代美男子的标准
B.老子做官的时候,造福八方,被人们感激、供奉
C.孔子向老子问礼,所以,老子被誉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D.老子道德高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二、非选择题
7.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游列国(邮票)
材料二 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三 2011年4月3日上午,辛卯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尼山举行,这是自春季祭孔活动恢复以来,第四次在清明之际祭祀孔子。
(1)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为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广收门徒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认识产生了分歧,众说纷纭,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否定说。认为“克己复礼”中的“礼”即周礼,孔子号召贵族们约束自己,以恢复周礼。孔子站在没落贵族的立场,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
观点二:肯定说。认为“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私欲,实践礼的要求;唯有这样去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成就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
观点三:批判继承说。认为“克己复礼”中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礼”作为一般道德理念,仍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问题】 这三种观点中哪一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 第三种观点正确。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克己复礼”中的“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但“礼”作为一般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对孔子思想中大量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保守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1.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2.《礼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问之,曰舅、夫、子皆死于虎。夫子问其为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这反映出孔子提倡( )
A.正名 B.非攻C.仁 D.礼
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4.《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5.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