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五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外五县

长春市   吉林省省会所在地 土名宽城子 此地早在唐虞三代为息慎地;夏至周为肃慎地(亦日稷 慎);汉晋时期为扶余国的属地;南北朝为高句丽的北境; 隋代和唐初期为高句丽的扶余城辖境;唐中、末期属于渤海 扶余府的辖境;辽属东京道龙州的黄龙府;金归上京路济州 (金代济州后改隆州);元为开元路属境;明为三万卫,后 届蒙古科尔沁部;清初为内蒙古郭尔罗斯旗地,此地一直为 蒙古游牧之地未被开垦,直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 招山东农民开垦。嘉庆五年(1800年)于新生城地方设置长 寿厅,设理事通判、巡检各一,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 于吉林将军;清道光五年( 182 5年)长春厅治所由新生城迁 至宽城子,仍名长春厅;光绪七年(1881年)政长春厅理事 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照磨;光绪十五年 (1889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仍隶属 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将军为行省,长春府 隶属于吉林省;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长春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东北实行管、道、县、三级管理制,长 春县划属吉林省吉长道所辖;民国十四年(1925年)分设长 春市政 公所;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称长春市政等各处; 同年废道制,此时仍保留长春县制,隶属吉林省,为一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成立伪满 洲国。继于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以此地为全满的中 心,设 立伪满洲国的国都,改长春为新京特别市。新京的 建立是 长春市政筹备处的基础上扩建的。而当时并存的长 春县隶于吉林省,为甲类县;在此后的几次地方行政机构改 改革,长春县均隶属于吉林省所辖;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 六年(1947年)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新京特别市改为长 春市,同长春县均隶属于吉林省;直至1953年才撤销了长春 县, 并入长寿市。   长春地名的由来,从一些地理资料记载,有如下说法: 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此种说法,《满 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 在此,进一步说明,此种说法“并不能断言这就是长春一名 的出处 ”;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记载。 “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对此说法 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花使命名 的。远在辽金时期,长春这一带生着许多乘技纷披,花团锦 簇的‘长春’花,也就是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从古至 今,一直叫长春花,是由月月开花而得名的......。”二说 是: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 较东偏数里,命名放由此起。而建置之处,土人更名之日, 新立城云。”由此得出长春之名,是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 而故名。然而长春堡之名由何而来呢,据1982年《长春地 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是吉 祥之意;另则,长春堡是沿用了辽金时代的长春州的旧名, 因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此外,《吉林地志》(民国二 版)和《增订吉林地理纪要》(民国二十年版)均认为长春 一名源于长春厅,而长春厅是因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 双阳区[b]   区驻地双阳 旧名苏斡延 此地秦以前属肃慎地;汉属扶余国的属地;到了公元前 一百零八年,汉武帝在东北设立了辽东、辽西、乐浪、玄菟等郡,双阳地区属玄虽玄菟郡管辖。东汉末年改属辽东郡;魏晋 南北朝时代,在鲜卑等族的袭扰下,扶余族逐渐流散远徙, 勿吉族进入松花江中游地区,至隋唐时,勿吉改称靺鞨,当时 的双阳归属靺鞨;公元七一三年建立渤海国,双阳属渤海的扶余府管辖;辽代属于东京黄龙府管辖;金代属上京路, 并于——一四年改称济州,—一八九年称隆州,十三世纪初又改称隆安府,其中心治所在今天的农安。双阳县均隶属于上述管辖之内;元代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归属于辽阳行中书省, 分七个路,双阳属于开元路境内的西南部;明代属奴尔干 都司管减进入清代,清政府在各地设置了许多驿站,其主要 任务传递公文,双阳曾是其中驿站之一,何时设置,史料记载不一,其站名亦有区别。民国四年版的《双阳县志》记载: “乾隆间设苏完延站”;日本人编纂的《满洲国地方事情大系》记载与上同;康熙中叶版的《柳边纪略》记载;东北三将军所辖驿站的情况,即黑龙江将军辖十九站,奉天将军籍 二十四站,而宁古塔将军(1683年以后改称吉林将军)辖二 十二站,其中在“一把淡(伊巴丹)站”和“伊尔门(饮马河)站”之间,即为“苏瓦盐(双阳)站”;《宁古塔纪略》 记载叫“双羊河站”,亦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前的设置。雍正四年(1726年)双阳曾一度划属奉天府尹。乾隆十二年( 1747年)设吉林厅,双阳又重归吉林将军管辖。乾隆至道光二十年以前,这一带与其它地区一样被封为禁区,后在国内外的形势逼迫下,达情紧急,流民日众,加之清政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