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矿物质-2(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地特点:孔隙小,多为极细的毛管孔隙。 肥力特点: 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土温较稳定,温差小。 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不发小 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农业 土壤。 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 土壤性状 土 壤 质 地 砂 土 壤 土 粘 土 比表面积 小 中 等 大 紧 密 性 小 中 等 大 孔隙状况 大孔隙多 中 等 细孔隙多 通 透 性 大 中 等 小 有效含水量 低 中 等 高 保肥能力 小 中 等 大 保水分能力 低 中 等 高 在春季的土温 暖 凉 冷 触 觉 砂 滑 粘 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 自然:土壤的上下层之间表现为上粘下砂,下粘上砂,或砂粘相间:母质,水分 耕作:耕层较均 。 冲积性母质发育,水流速度有关,紧出砂,慢出淤 淋洗:剖面水分自上而下淋洗,上轻下粘 人为耕作:犁底层上部出现砂质 地理分布特点: 水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向南由粗变细, 土壤质地和作物生长的关系 各种作物所需的最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不同 土壤环境要求 :水、肥(供肥、保肥能力)、扎根难易,保温等 砂土:宜种植生长期短根茎类作物,耐旱耐瘠作物,需肥较多;粘土:生长期长的作物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家畜粪便,绿肥,秸杆还田 客土法: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 引洪漫淤法:农田表层土壤,肥,含养料丰富,改良砂质土壤 翻砂压淤,翻淤压砂 沸石改良滨海盐化土 纳米技术改良盐碱地 石灰、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 水利、工程、生物、耕作、化学 荒漠藻人工结皮 废铁屑 * 注:天然水的这 * 玄武岩 沉积岩: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形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水成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岩页 岩砂 * * 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矿物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成。致密坚硬,不易风化,呈片状组织。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 * * 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通过母岩风化、剥蚀、一系列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 质地:石英含量多,质地粗,通透性好,保水肥差(花岗岩、石英岩);粘粒多,通透性差,保水肥力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养分:K(正长石、云母)、P(磷灰石)、Ca、Mg、Fe(橄榄石、角闪石等) 土壤酸碱性: 花岗岩--酸;石灰岩--碱 土壤 风化 岩石→风化破碎→疏松堆积物→成土母质(地质堆积,重新沉积)→土壤 母质: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作用在地表形成一层疏松的堆积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 沉积和搬运特点依次(从上→下) 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河流及中下游两岸及入海口形成 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岩石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 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 温度、结冰、风、流水 岩石的层状剥落示意图 p25 * 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变化,形成新矿物过程。 水、二氧化碳、氧气 溶解作用 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氧化作用 CaCO3+H2O+CO2?Ca2++2HCO3- 2Fe2O3 + 3H2O → 2Fe2O3 ·3H2O (赤铁矿) (褐铁矿) 4FeS2 + CO2 + 15O2 ? 2(Fe2O3 ? 3H2O ) + 8H2SO4 (黄铁矿) (高价铁) (钾盐) 2FeS2 + 16H2O +7O2 ? 2FeSO4 ? 7H2O + 2H2SO4 (黄铁矿) (硫酸亚铁) p25 * 在生物因素下对岩石崩解的过程。 主要因素:根系压力和根系分泌物10-15磅/cm2;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酸 植物根的机械破坏作用 上述3种风化类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只是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各有侧重。 * 残积物(residual deposit) 指岩石风化形成土壤母质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 分布:山区比较平缓的高地。 特点:粗骨性;浅薄,无明显层次性。 p27 * 原因:重力、雨水冲刷 分布:山坡中下部 特点:分选 性差、层次不明显、厚度较大,颗粒较细,是山区果树和经济林木主要用地。 * 洪积物 (diluvial deposit) 分布:山谷出口处,呈扇状分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