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分析研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感的分析研讨

中国的现代美学 中国美学从西方引进。王国维开端,蔡元培、朱光潜等继之。 解放后,转向苏联美学,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反映论。 (1))第一次美学论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批判朱光潜美学,讨论美的主客观性问题,形成四派美学: 客观自然派——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蔡仪) 客观社会派——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李泽厚) 主观派——美是主观的感觉(高尔泰、吕莹) 主客观统一派——美是客观的属性符合主观的标准(朱光潜) (2)第二次美学论争,20世纪80年代,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美学热”的兴起。 李泽厚发展为“实践美学”,康德的主体性,青年马克思的实践论。认为美的实践的产物,是人化自然的结果,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 蔡仪发展为反映论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审美是对它的反映;美是典型。 实践美学形成了主导地位。 (3)第三次美学论争,20世纪90年代,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 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之争,与现代美学接轨。 后实践美学认为审美不是与实践、现实同一,实践、现实是异化活动,审美超越现实,克服异化;不是主体性活动,而是主体间性活动,总之,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首先,朝纵直的方向看,石柱仿佛从地面上耸立上腾。这种耸立上腾或纵直伸延的活动就成为石柱所“特有的活动。”有这种活动,石柱才获得它那一特殊模样的存在。但是石柱显出活动,不是没有条件的;活动要在克服反活动中才能显出。反活动就是石柱本身的和它所支撑的重量。顺着这重量所施加的压力,石柱就会倒塌。现在它不但不倒塌,而且显得昂然挺立。 柯柯施卡《风中新娘》1913年 墨西哥女画家 弗里达自画像 在乡下,穆罕默德找到了童年时的快乐,他用双手抚摸着田园的风光、用耳朵倾听着小鸟的歌唱、用鼻子贪婪地呼吸着泥土的气息……虽然他无法看到这一切,可在他的脑海里,世界是一个无比美丽的天堂。 无与伦比的手 穆罕默德没有放弃对外在世界的执著感知,他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耳朵,在心中绘制出了一幅五彩斑斓、鸟语花香的世界图景。由此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传记:《无与伦比的手》。它讲述的是海洋生态学家海尔特的人生故事。海尔特五岁时就因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凭借着过人的毅力,靠着手感的触摸,“看到”了贝壳的色彩、形状和刻纹,准确地对其加以研究,成为在这方面造诣深厚的专家,被誉为“贝壳博士”。他的那双“无与伦比的手”,也由此成了科学界令人惊叹的奇迹。 以之反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活得过于粗糙和粗心。我们大都耳聪目明、五官健全,可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究竟发现了多少、感受了多少呢?恐怕连一个盲童也比不上。我们是如此的忙碌和漠然,以至于忽略了身边世界的绚丽色彩、美妙声音和那无数的生动细节,世界在我们心中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充满灵性、蕴含丰富的生命实体。 《爱与意志》罗洛·梅 在这本著作中,罗洛·梅指出:在西方传统中,有四种爱的形式。第一种是性,西方人称之为肉欲(lust)或力比多(libido)。其次是爱欲(eros),这种爱的驱力令人有繁殖和创造的欲望。第三种是朋友之爱,希腊人称之为philia,第四种是“同胞爱”,或agape,意指会为他人的福祉设想,譬如:“神爱世人”即为此种爱的原型。   只有人认识到人是一种“面对死亡的存在”,他才会反省并仔细评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崇尚的价值;这时候,他才有可能选择追求“本真的存在状态”,不再把异性当做是满足个人性欲的工具,而乐于和对方建立长久的稳定关系。爱与意志合而为一,他对于肉欲的沉迷才有可能超拔成为对于“爱欲”的向往。在这种存在状态里,时间并不是以“现在”作为核心,由“过去”奔向“未来”的直线型流失过程;而变成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断往复循环:“过去”和“现在”打通了,走向“未来”也可以回复到“过去”,认得存在不再是全然的空无,反倒蕴含着无限多的可能。 4、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时间如风驰电掣般飞逝而过。 5、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 6、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体验。 7、高峰体验的欢悦:“有一种凯旋的特性,有时也许具有解脱的性质。它既是成熟的又是童真的。” 8、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旅游与高峰体验 旅游应该是我们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它的最高境界是高峰体验,能够产生高峰体验的旅游是完美的旅游。 如何才能够从旅游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大多数人为什么在旅游中都没有产生高峰体验呢? 1、没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后,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和情绪才可以很快地调动起来。2、不懂得运用“通心”的方法。3、心情浮躁,像赶场一样,来去匆匆。 旅游的过程,就是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是感觉大自然生命的过程。 旅游的过程,也是与他人、社会、大自然以及历史对话的过程。在不同的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