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必要条件 (1)特异性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发应的物质 (2)特异性个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 (3)特异性抗原与特异性个体相遇: 病 理 本病发病机理属Ⅰ型变态反应。机体吸入变应原后产生的特异性IgE结合在鼻粘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鼻粘膜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表面的l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织胺为主的多种介质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粘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粘膜明显的组织反应。 病 理 血管受体: 表现为阻力血管收缩(鼻粘膜苍白);或容量血管扩张(鼻粘膜是浅蓝色、鼻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水肿),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尤以嗜酸细胞浸润明显。 腺体受体:腺体增生、分泌旺盛(鼻涕增多) 神经末梢受体: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分泌增加);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连续性喷嚏) 这些病理变化常使鼻粘膜处于超敏感状态,故某些非特异性刺激也可诱发临床症状。 临 床 表 现 本病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检 查 1. 鼻镜所见 花粉播散期时季节性鼻炎鼻粘膜常呈明显水肿,常年性者的鼻粘膜可为苍白、充血或浅蓝色。这些变化以下鼻甲最为明显。鼻道内有较多水样或很稀鼻涕。 过敏性鼻炎的激发试验有两种: A :?结膜试验:将抗原浸液1-2滴滴入一眼,另一眼作为对照,5--10分钟看反应。阳性反应表现为眼痒、流泪、结膜充血和水肿.结膜刮片可查到嗜酸粒细胞。抗原浸液也可经鼻泪管进入鼻腔,此时可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堵塞等.检查可见鼻粘膜水肿,鼻涕增多。 ????此法简便易行,没有痛苦,也适用于小儿患者。 ???? 诊 断   季节性鼻炎每到花粉播散期即有典型症状发作,花期一过,不治而愈,表现出典型的季节性。常年性者则易在打扫房屋、整理被褥、衣物或嗅到霉味时发作,上述病史再结合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鉴 别 诊 断 1. 血管运动性鼻炎 据认为与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由各种非特异性刺激所诱发(如:温度变化、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失调等)。其临床表现虽似变应性鼻炎,但皮肤试验常为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无典型改变。lgE测定为阴性。 鉴 别 诊 断 2 . 非变应性嗜酸细胞增多性鼻炎 临床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鼻分泌物中有大量嗜酸细胞是其主要特点,变应原皮肤试验和IgE测定均为阴性。 鉴 别 诊 断 3. 超反射性鼻炎 本病以喷嚏为主,突发,消失亦快。鼻粘膜高度敏感。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典型发现。该病可能与鼻粘膜感觉神经C类纤维释放过多神经P物质有关。 鉴 别 诊 断 4. 急性鼻炎虽有喷嚏、清涕,但病程短,一般7~10天,且患者伴有四肢酸痛,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鼻涕后来变成粘脓性。 并 发 症 1.变应性鼻窦炎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连续,且组织结构相同,鼻内变态反应很易波及鼻窦。 2. 支气管哮喘是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并发症。 3.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3种途径发生①鼻变态反应经咽鼓管波及中耳腔;③变应原经咽鼓管进入鼓室;③咽鼓管咽口受波及发生水肿使咽口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腔粘膜渗出性液体产生。 4 .过敏性咽喉炎咽喉发痒、咳嗽、声嘶 治 疗 一、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如明确变应原后可尽量避免接触;如断养猫狗,换掉地毯、羽毛被褥,减少室内尘士,室内通风,晾晒衣物等。但真正避免并非易事。 二、药物治疗 1)类固醇激素:全身长期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故现多主张局部应用以治疗本病,对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粘膜炎症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常用制剂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克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 2)抗组胺药 多用HI受体诘抗剂因其应用方便,奏效迅速,为治疗本病一线药物。传统将抗组胺药分为五组:乙二胺类,代表药物有扑敏宁、安替根和新安替根等;乙醇胺类,?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等;烷基胺类,代表药物有扑尔敏等;哌啶类,代表药物有氮他定、赛庚啶等;哌嗪类,代表药物有羟嗪、克敏嗪等。扑尔敏、赛庚啶由于其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应慎用,息斯敏、特非那丁等新型长效抗组胺药则无上述副作用。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肥大细胞稳定剂,有阻止该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的作用。为鼻内应用。以其极细粉末喷入鼻腔,每日每次5~10ms.或2%溶液喷雾。 曲尼司特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