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吸附系统(DPMAS)临床应用实践—2013.ppt

双重血浆吸附系统(DPMAS)临床应用实践—201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为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 氨、硫醇毒性作用 引起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昏睡和昏迷。三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毒性作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地位。 治疗方案 入院后重型肝炎患者均常规检查,并采用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苦黄、白蛋白、血浆等综合内科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性血浆吸附联合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9例接受联合治疗,1例仅接受血浆吸附治疗。 材料 选择性血浆分离器为EC-40W(日本旭化成);血浆吸附器选用HA330-Ⅱ血液灌流器、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珠海健帆)。 结果 临床疗效 经该组合型人工肝治疗后,8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表现为神志转清,精神好转,乏力胃纳改善,腹胀减轻,黄疸减退。 10例患者中,2例达到临床治愈,6例临床好转,治愈好转率达80%。 其中1例患者为急性肝衰竭,因血浆缺乏,单独进行血浆灌流吸附治疗一次后即神志转清,最终达到临床治愈。 安全性 有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瘙痒和皮疹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整个治疗过程中无1例因出现并发症而中断人工肝治疗。 实验室指标 讨论 人工肝有不同的治疗模式,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组合的非生物性人工肝治疗。 HA330-Ⅱ血液灌流器与BS胆红素血浆吸附器串联进行血浆吸附(DPMAS)有效吸附胆红素的同时可以清除炎性介质等多种肝衰竭相关毒性物质,因此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及相关临床症状。 联合血浆吸附等治疗模式在改善肝性脑病、纠正内环境紊乱及近期有效率和生存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双重血浆吸附系统(DPMAS)临床应用实践 肝衰竭相关毒素 Part 1 Part 2 Part 3 HP的临床应用 重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肝炎,在中国是特指病毒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2000年西安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重型肝炎 我国每年死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4万~6万,85%以上的肝衰竭是由HBV 感染引起。 肝衰竭多好发年龄在26~5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时期。 解放军第302医院2868 例肝衰竭患者年龄分布( 例数) 陈菊梅,邹正升.重视乙型肝炎肝衰竭的预防和控制. 传染病信息2008,21(2):65-67. 流行病学 肝衰竭的病因 血吸虫病等) 妊娠急性脂肪肝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严重或持续感染(如败血症、 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肝脏肿瘤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其他 创伤、辐射等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 异烟肼、利福平、对乙酰氨基酚 抗代谢药、化疗药物等 乙醇、毒蕈等 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 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 (EBV)、肠道病毒等 缺血缺氧 其他病毒 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等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戊型肝炎病毒 代谢异常 肝炎病毒 少见或罕见 常见或较常见 肝衰竭 引起肝昏迷和 脑水肿的物质 引起全身系统性 损伤的毒性物质 肝衰竭相关毒性物质 芳香族氨基酸 中分子物质 氨 引起肝昏迷和 脑水肿的物质 肝衰竭相关毒性物质 硫、醇 内毒素 自由基 趋化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引起全身系统性 损伤的毒性物质 肝衰竭相关毒性物质 内毒素(LPS)与肝损害可互为因果,从而对肝病的发生发展 产生重要影响。据文献报道,内毒素血症在肝病中的发生率为: 重型肝炎64%~100%,失代偿期肝硬化46.5%~75.9%,代偿 期肝硬化23.5%,急性病毒性肝炎36%。 LPS主要化学成分内毒素脂多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 炎性细胞,分泌大量肿瘤坏死因子(TNF) 对肝脏形成打击:通过 LPS-单核巨噬细胞-TNF形成继发性肝损害。 肝衰竭相关毒性物质 研究表明LPS 对肝细胞的损伤有直接和间接作用。通过内毒素及其受体和相关炎性因子的链式反应, 诱导体内各种介质瀑布发应,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