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个辅导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个辅导专题

古 代 汉 语(2) 九个辅导专题、两个专题训练及答案 辅导(一) 一、教学目的: 1、 明确习惯句式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典型句式。 3、 分省略要侧重常见易混的省略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凝固结构与省略句的语译 三、教学方法:面授讲解、练习巩固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具体教学内容: 一、习惯句式 A、表示处置性疑问的常见句式有:“如、如何、若、若何、奈、奈何、如……何、如之何、若……何、若之何、奈……何、奈之何”等,在句中作状语、谓语等,语译为“为什么、怎么、怎么样、把……怎么样、对……怎么样、怎么办、怎么能、”等。作状语时,表示反诘;作谓语时,表示商量和询问。P19-21 如:句中的习惯句式并说明其意义: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P20 “如……何”:作谓语,“对……怎么样” 2.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P19 “如何”:作状语,表示反诘“为什么”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P20 “何如”:作谓语,表示询问“怎么样” 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P21 “奈之何”:作谓语,“怎么办” 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子路从而后) P21 “如之何”:作状语,表示反诘“怎么能”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P19 “奈何”作状语,表示反诘“怎么能” 7.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P19 如何”:作状语,表示商量语气“怎么样” B、表示询问或反诘的常见句式有:“何……为、何以……为、奚以……为、恶用……为、安以……为、曷以……为”等,译为“为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在句中“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以”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如: 8.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P22 “何以……为”:表示询问“为什么要……呢”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P23 奚以……为”:表询问的语气,“哪里用得着……呢” C、表示比较或选择的常见的句式有:“……孰与……、何与、奚与、孰如、孰若”等,相当于谓语的作用。如: 10.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韩信拜将) 批P23 “……孰与……”:在句中表比较内容,起着相当于谓语的作用,“与……比怎么样” 11.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P24 “孰与”:表选择后者,“哪里比得上……呢” 1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P23 “孰与”:表比较,“与……相比” 13.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守雍丘) P “其如……何”:表比较,“比……怎么样” 14、王以为何如其父?(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P4 “何如”:表比较,句中省略比较的内容,“与……相比怎么样” D、以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内容的习惯句式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乎”也作“哉、邪”,语译为“不也是……吗、岂不是……吗”;也可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表示推测和反问。语译为“恐怕是……吧、不是……吧”;或表示测度问句,语气委婉,语译为“该不会……吧、莫不是……吧”。如: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P24 “不亦……乎”:以反问的形式表肯定的内容,表委婉的反问,“不也是……吗”, 16.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秦与赵兵相距长平)P 4 “得无……乎”:表询问,“该不会……吧” 17.是岂不足为政邪?(柳子厚墓志铭) P162 “岂……邪”:表反诘语气,“难道……吗” 二、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 指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原则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省略某些成分,虽属古今共有现象,但有些省略现象是古汉语所特有的。如: A、主语省略:承前、蒙后、对话省略。 B、谓语省略:承前、蒙后、对话省略。 C、宾语省略:承前、对话省略。 D、兼语省略:承前、不必要说出或不能说出的省略。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常见的句子成分: 1.汉王曰:“然”。(韩信)曰:“大王自料(于)勇悍仁强(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吾)不如(其)也。”(韩信拜将) 192 承前隔句省主语;省介词结构; 承前省主、宾语。(主、宾语亦属对话省略) 2.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之)为将。”何曰:“虽(以之)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之)为大将。”何曰:“幸甚!”(韩信拜将) 191 承前隔句省宾语,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