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益剂第七
作为补法,散见常用的兼用方法,补气血阴阳,基础补。也有按脏腑系统来补的。
一. 补气
主要以脾肺气虚为中心的后天之气。来源于脾肺。先天之气由肾经所化,在补阳中涉及。
以补气药为主,常配祛湿药。以脾为中心,脾气虚,湿易困脾,故配祛湿药。可配行气药,气行则湿化;升提:
脾易被湿困:
苦燥:苍术,白术。
气滞:桔梗
芳华:白寇,砂仁。
脾湿偏重于下,淡渗利水:
行气药在化湿的同时,可使补药不滞。
补气药多用升提:例小量升柴。
1. 四君子汤
基础气虚证:四诊各取一:面色萎白或黄,声低气短,倦怠乏力,脉来虚弱。
脾:食少便溏;心:心悸怔忡;肺:自汗恶风,易感风邪;肝:两胁不舒,郁郁寡欢;
肾:腰膝酸软,肾不纳气,肾不固摄。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祛胃寒。
加减:六君子加姜枣;心气虚:养血安神;阳虚:可加姜附。四君子加陈皮为异功散主小儿脾虚气滞。木香,砂仁。
人参补脾肺之气
白术苦温益气健脾燥湿
茯苓淡渗利水(中焦);甘草益气调和
健脾益气祛湿,
干姜
人参
白术;甘草。
理中丸,中焦虚寒。
泽泻车前子利下焦水;茯苓利中焦水。
保元汤方性甘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补肺益脾显奇能。
2. 参苓白术散
脾虚湿盛。以泻泄为第一见证。脾虚有一定病程湿盛明显,可有轻微浮肿。多见于形体消瘦。
四君子加味无陈皮,异功散加味则有陈皮,增强益脾祛湿功效。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参苓白术薏莲砂,扁山草梗与枣汤。
加减:久泻加干姜肉桂适当温阳。
人参白术茯苓四君子基本结构为君
山药,莲肉可健脾固肾;扁豆苡仁除湿健脾。
砂仁陈皮,都有化湿和胃作用,理气芳香化湿;桔梗可开宣肺气通利水道,补脾养肺,培土生金,载药上行,甘草益气调和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服用时间略长,疗效才能巩固3月至半年。根本的治法(脾湿咳喘)。
常用方:治疗胃气不和,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七味白术参苓草,木香藿香葛根饶;
发热食少兼口渴,气滞脾弱此方疗。
3. 补中益气汤
主治脾虚气陷,以升阳举陷为中心。侧重于脾的固摄(气血津液神精)能力。
阴火理论,用来解释气虚发热,脾湿下注,清阳不升,郁遏阳气,郁而化热。多上午发生,遇劳发热,一有燥热,则汗出,气的固摄作用降低,休息后可缓解。当归补血汤与补中益气汤俱为治气虚发热的常用方。甘温除热代表方。小建中汤也体现甘温,但不作为代表方。
主证:食少便溏,加基础证;气陷不固:脏器下垂,泄泻出血等。
功效面广,四君子去茯苓,黄芪用量比例大,现代黄芪量大15克以上,固摄力大。补气总体各药用量皆小。不能急于求成。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补中益气芪归术,人升柴胡陈皮草。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黄芪量大固摄,补而不滞。
陈皮舒展气机,当归养血活血。气血兼顾。
升柴小量升举清阳,
益气升陷相结合,再以归陈疏理气机。
举元煎中芪草升,更加白术与坐骑;
气虚下陷亡阳证,血脱血崩力能任。
升陷汤用芪知柴,桔梗升麻相与偕;
胸中气陷呼吸弱,速投此方莫徘徊。
4. 生脉散
最早用于久咳肺虚,以气阴两伤为病机特点,李东垣用于暑热汗多。
五味子唐代常用于保健,暑热伤气耗津出汗多,敛阴,生津,敛气。
与清暑益气汤鉴别:主治区别,暑热仍在,还有发热,故清暑热同时益气养阴;生脉散纯补无泻。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尝。
人参或西洋参
麦冬清热养阴
五味子收敛肺气,养阴止汗。
病情重加重用量。
双向调节血压。
5. 玉屏风散
用于气虚表虚自汗,易外感。有气虚表现及见证。与桂枝汤证的困外邪,营卫不和自汗不同,可无气虚见证。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黄芪补气固摄比例量大
生白术,重点在运脾能止汗。健脾补气用炒白术。
防风祛风。防御风邪。
补中有敛,敛中有散。
6. 完带汤
肝脾同治。
风木闭郁脾中,,肝郁脾虚,湿浊下注证,白带为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胃受伤,湿气下注,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理论上白带来源,脾虚不运;看不出肝郁。调理上则注重肝脾两脏同治。此证有基本的脾气虚的症状,再加上白带量多,清稀无臭。
完带汤中二术陈,苍术草参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加减:兼寒湿,小腹痛:加炮姜,茴香。病久及肾腰脊酸软加杜仲续断,带下日久,量多滑脱加龙骨牡蛎。
带下湿热者 不宜。
以四君子为基础去茯苓加车前(渗湿加重下注),白术苍术同用,增加燥湿运脾作用,加较大量山药,补脾固肾。加车前子替代茯苓,可泌别清浊,渗湿起于下焦膀胱,可渗下焦湿浊。
芍药在脾虚较长的过程中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脑卒中睡眠障碍.pptx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学实施报告(一等奖).pdf
- 2025年人教版小升初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马复:新版教材特色与创新 (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