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本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版本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

九、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程序 项目 技术操作程序 依据 仪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佩戴胸卡。 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评估 1.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呼吸方法正确。 2.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0秒 。 3.及时呼救,记录时间准确。 操作过程 判断方法 1.判断病人意识方法: 1 语言刺激:呼叫姓名和问你怎么了。 2 触觉刺激:轻拍病人肩部。 3 疼痛刺激:捏合谷或压眶。 2.判断病人呼吸方法: 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完成。术者将耳部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通过的声音,判断时间为5秒。 3.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方法: 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之病人气管正中部,以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秒。 急诊护理学 P61 P64 P57 启动EMSS系统 护士立即呼救 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呼叫器,信号灯或请护工、其他轻病人协助 ,并记录时间。 急诊护理学 P61 胸外按压(C) 病人去枕、解开上衣、腰带.病人背部垫木板或卧于地上,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双臂置于躯干两侧。 术者站 跪 在病人右侧。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采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不同体位。 原则是确保压力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按压部位 。 3.确定按压部位:术者靠近病人右侧,用手的食指、中指沿病人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另一手的掌根部紧靠在胸骨下切迹处,此处即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两乳头正中间也可。 4.左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右手平行重叠在左手手背上,手指交叉并拢,只以掌根部位接触按压部位。 5.双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以胸骨下陷≥5厘米。 6.迅速放松,解除压力,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100次/分。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急诊护理学 P65-66 开放气道(A) 1.检查并取下假牙,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术者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固体异物时,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食指抠出异物。 2.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法、托颌法 。见注解 急诊护理学 P61-P62 实用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P3 人工呼吸 (C) 一、口对口吹气: 1.术者用压于病人额部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手掌根部仍压于病人额部,另一手仍保持原位。 2.深吸气后将口唇严密包住病人口部,用力向病人口腔持续吹气约1-1.5秒,量约800-1200毫升。 3.放开捏住病人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人肺部排出。 4.同时,术者的头部向病人的胸部侧转,观察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有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通过的声音。 二、面罩加压给氧: 1.操作者站在病人头顶方向,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 2.将面罩扣在病人口鼻位置并使面罩密封良好。 3.一手按住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评价 动作迅速、准确、有效 注解:1.仰头抬颌法:术者将靠近病人头部的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放在下颌骨处,向上抬颌,抬高程度以病人的唇齿未完全闭和为限。 2. 托颌法:术者将手放置病人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病人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双唇分开。对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病人,此法更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