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镇江市实验初中初三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doc

2014-2015学年度镇江市实验初中初三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镇江市实验初中初三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4-2015学年度镇江市实验初中初三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ì)嬉戏(xī)花团锦簇(cù) B.栖息(qī)吆喝(yāo)昂首挺立(áng) C.沐浴(mù)澄澈(chéng)津津有味(jīng) D.寻觅(mì)霹雳(lì)混为一谈(hǔ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棠、牡丹、月季……这些花次第开放,惹得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嗡嗡地忙来忙去。 B.那位白发苍苍、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头走起路来颤巍巍的。 C.老天津卫古建筑荡然无存,志愿者呼吁将老城古建筑尽早纳入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D.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魏明伦认为,“喜新厌旧”是他戏剧创作成功的秘诀之一。 他这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不道德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B.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少股票市值缩水蒸发。 高温少雨,地上的水蒸发导致干旱严重。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三十年前,人们吃粉丝,现在,弄不好粉丝能把人吃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不流泪呢?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 C.老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D.作家只要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 5.对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81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国耻日。近日,日本政府又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一再严正交涉,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今天,全国各地高校举行多种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激励广大师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理性报国、振兴中华。同时,坚决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决策部署,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A.各地高校师生举行多种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 B.全国各地举行多种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 C.81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国耻日 D.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二)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6.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 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4) 8.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3)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9.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4) (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