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中毒讲义
中毒流行病学 中毒救治发展史 查阅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2006-2011年发表的急性中毒的相关文献,对急性中毒患者在性别、年龄、毒物类型、中毒途径、转归情况等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Meta分析,在查得的845篇文章中,有15篇文章符合要求 。结果:1、在性别分布方面无明显差异2、以20~39岁为高发年龄。 3、中毒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引起。4、前五位的毒物分别是酒精、药物、农药、食物和CO。 5、急性中毒的死亡率约为1.095%。 第一部分:定义 中 毒 毒 物 常见毒物 毒 性 按照中毒的发病速度 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中 毒 机 理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 第三部分:急性中毒的诊断 询问中毒病史 毒物种类 如何中毒 中毒时间和中毒量 发病原因 呕吐物性状,特殊气味 生活情况、精神状况 询问中毒病史 实验室检查作为辅助诊断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中毒时期评估 第四部分:治疗原则 六项基本原则 1、生命体征的支持。 2、终止毒物的接触。 3、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5、特效解毒剂的使用。 6、对症支持处理。 一、生命体征的支持 二、终止毒物的接触 三、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四、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利尿:静滴GS、然后用强利尿剂—速尿和甘露醇碱化尿 液—4%Soda—苯巴比妥纳、水杨酸、有机磷等中毒时。 吸氧:CO中毒—浓度>60%,最好—100%(高压氧)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 五、特殊解毒剂 使用原则:早期、足量、注意副作用。 常用解毒剂: 有机磷中毒-----阿托品、解磷定、长托宁。 安定类药物-----氟马西尼…… 六、对症支持处理 1. 一般——密切观察、卧床休息、加 强护理 2. 昏迷——防止褥疮、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注意脏器功能保护 4. 抗感染——呼吸道、泌尿道、褥疮 5. 脑水肿——脱水 6. 必要时输血 第五部分:预防 一)加强防毒宣传 二)加强毒物的管理 三)预防化学食物中毒 四)防止误食毒物/用药过量 五)预防地方性中毒病 第六部分 常见中毒 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 百草枯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中毒治疗 中毒性脑水肿 中毒性肾功能衰竭 中毒性肺水肿 急性中毒性肝炎 对症治疗,帮助危重病人度过险关 脱水药物、降温和冬眠疗法,肾上腺 皮质激素、高压氧、保护脑细胞药物等 由急性溶血致肾衰者,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量 必要时透析治法 增加肺泡气体交换,减少渗出、纠正缺氧。激素、气管解痉药、抗感染、利尿剂等 急性中毒性肝炎:卧床休息,供足热量,积极解毒和保肝治疗 催吐 洗胃 导泻 灌肠 1.催吐 :水300-500ml/次 2. 洗胃 ①时间 : <6小时最好。 ②液体 :一般用温开水。敌百虫禁用NaHCO3,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 甲胺磷、乐果、马拉硫磷禁用 PP溶液。 ③量: 200-250ml/次,总量10000ml ④注意事项:胃穿孔、胃管插入气管、诱发惊厥、吸入性肺炎 3. 导泻:硫酸钠(芒硝粉) 30g 、 50%MgSO4 4. 灌肠 >6小时,1%温肥皂水 ,5000ml,高位连续多次。 血液透析 毒物分子量小的—苯巴比妥纳、水杨酸、 甲醇中毒。 腹透—毒物分子量小的—苯巴比妥纳、 水杨酸、 甲醇中毒 血液灌注 活性炭/树脂——吸附——适于毒物分子量大的 血浆置换 适于:毒物与蛋白结合率>60%↓ 吸附材料吸附机制 吸附材料吸附机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急 性 中 毒 acute poisoning 柴湘平 《 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 一日而遇七十毒”。 十六世纪Paracelsus通过对铅、砷等毒性的研究,提出了化学物质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概念的基础。 1815年Orfila从化学与生物学角度对多种有毒物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出版了第一本化学物毒作用的专著,对现代毒理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毒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仅40多年的历史,而其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建立和更深入的发展才是近30余年来的事情。 近五年我国急性中毒的文献分析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的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职业性中毒、生活性中毒。 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可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 毒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内部的易感部位后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