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治未病浅说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及治未病、体质辨识、小儿保健浅说 xxx中医院 什 么 是 中 医 ?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门实用学科 一 .中医学体现了国人的世界观 ⒈ ?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⒉习近平说过 : “中医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阴 阳 学 说 阳:热、动、明亮、向上、向外、兴奋、强壮的,奇数,具有无形的、推动、温煦作用的等; 阴:寒、静、晦暗、向下、向内、抑制、衰弱的,双数,具有有形的、营养、滋润作用的等。 阴阳:统一、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有学科的源头。 从《周易》到《内经》是人类有文字记载史上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关于方法论和生命认知统一的理论系统。以阴阳五行作为认知的手段,以天人合一作为认知的基础。 整 体 观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 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具有自然的属性。 二.中医学体现了国人的生命观 ⒈对生命的认识 《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⒉ 生命对自然的依赖 《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移精变气论》“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中国古代文化都是围绕生命展开的。 胡道静﹕中医学这一生命文化的胚胎,是中国整个传统文化社会历史推进的舵桨,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世界文化的分水岭。 《内经》的五脏是法四时而具时间观念的五脏。中医的脏腑学说不是简单的解剖学上的器官。 《内经》所论述的自然变化和人体疾病,是以变化立论的,“善言变言化者,通神明之理。”由此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内经》以天人相应和生成论概述了中医学的生命观。 中医治病的方法: 辨证论治—中医的特点,因人、因时、 因地而异 辨病论治—也因病设方 对症治疗—如急则治标 三 中医学体现了国人的人生观 ⒈积极的人生观 《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⒉中庸的处世观 《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⒊丰富的关系学和简约的解剖学 中医学是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 统计表明﹕ 人体健康7%取决于自然环境, 8%取决于医疗条件, 10%取决于社会条件, 15%取决于遗传因素, 60%取决于生活方式。 学好了中医 ⒈能多一只眼睛、多一条途径去认识世界; ⒉能正确的对待所有生命; ⒊能很好地把握人生和处世。 治 未 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瘥防复 中医体质辨识 一、平和体质——健康体质常维护 体形匀称、健壮; 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睡眠、饮食良好; 大、小便正常; 性格随和开朗; 对周围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占人群比例:32.75%。男性>女性, 年轻人>老年人 。 二、气虚体质——乏力气短汗出易感冒 气虚体质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就是疲乏、气短、出汗。 属这种体质的如果是孩子,容易成为反复感冒的受害者,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打几次吊针,打完之后,当时好了,过一阵子又复发了。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