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霞山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7版)
丹霞山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总 体 规 划
1. 保护区基本概况
1.1 位置与范围
丹霞山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西北边界基本沿韶汝公路,东北、东、东南基本沿106国道和323国道,西南以丹霞组(k2d)和长坝组(k1-2c)地层出露边界为界。公路以内未划入保护区的其余地区为保护区外围视线通道和景观控制地带。保护区东西宽17.5km;南北长22.9km。总面积290km2,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km2。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3°36′15″-113°46′40″,北纬24°51′49″-25°03′36″之间。丹霞山同时又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的外围界线基本上和保护区相重合。丹霞山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设在北部的106国道旁,西南距韶关市50km(公路里程),北距仁化县城4km。
1.2 主要保护对象
(1) 露头较好的上白垩统丹霞组地层标准剖面及表现清晰的地质构造。
(2) 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要素、类型及发育中的地貌现象。
(3) 保存完好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和片状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
(4) 历史上人类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种古遗存。
1.3 建立保护区的价值及意义
1.3.1 保护价值
(1) 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由红色陆相碎屑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地貌称丹霞地貌,是本世纪30年代以丹霞山命名的。学术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丹霞山的丹霞地貌发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目前国内已发现的5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面积最大,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对于丹霞地貌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一组重要的标准地层 丹霞山区的红色岩系,是全国中生代红色岩系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一直是华南地区丹霞组地层对比的标准地层,在地质学方面意义重大。
关于丹霞组的地层时代和层位,经过30年代的争论,陈国达的观点被沿用了五十年之久。九十年代多学科研究,确定了地层时代属于晚白垩世晚期,使这套标准地层更增强了科学性。
(3) 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 早第三纪晚期,本区曾一度被夷平,以后的多次抬升和流水下切,使四面悬崖围限的山顶古夷平面上,仍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态群落,包括演替至今的原始森林或原始状态的次生林,成为宝贵的自然遗产。而在崩塌崖壁和崩积石块的表面,则又重新开始着由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演替过程。
(4) 科普教育基地 丹霞山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地貌发育过程,营力作用表现、自然环境、生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分布区中最为详细、最为深入,为科普教育和开辟科普旅游创造了成熟的条件,是中学、大专院校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
(5) 一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作为风景资源,主要包括赤壁丹崖、造型地貌、峰林峰丛、岩洞石室、高峡幽谷及与水景配置的丹山碧水组合景观。与其他风景地貌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我国已发现的500多处丹霞地貌中,以丹霞山风景最为优美,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是丹霞地貌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有条件进入世界名山之列。
1.3.2 保护目的及意义
建立丹霞山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作为世界上一类地貌命名地的典型地貌景观,保护华南地区一组典型的区域性标准地层及发育在丹霞山区基本未受破坏的大面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典型生态群落。通过建立保护区并实施有效的保护,使这一自然遗产能够为人类永续利用,成为世界上丹霞地貌的永久科研与科教基地,大面积的整体环境保护与培育为物种自然演替提供了优良的场所,并对于发展旅游、推动山区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长期效益。
1.4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4.1 自然环境条件
保护区内除现代河流堆积以外,构成区域地貌的地层为长坝组(k1-2c)和丹霞组(k2d),其中长坝组是一套以湖盆相为主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堆积地层,出露于保护区边缘和锦江中下游沿岸。岩性较细软,在地貌上多表现为低缓丘陵。
丹霞组整合于长坝组之上,是一套以河流相为主的洪积、冲积红色碎屑堆积地层,以坚硬的砾岩、砂砾岩为主,水平或近水平产出,断裂及垂直节理发育,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组成不同尺度的方山、岩墙、岩柱、岩峰等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内丹霞地貌呈峰林状,地形变化剧烈,谷地横剖面与纵剖面常出现突然变化,十分难以通行,因此在180平方公里典型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基本无人口分布。
本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达1665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柔性紫外检测防护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第三章 现场照相.ppt VIP
- Unit1语法一般过去时课件-中职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VIP
- (完整版)总平面布置及力能供应.docx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pptx VIP
-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ppt VIP
- 2025河南大河财立方商业保理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水平测试真题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