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严重程度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他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三、病程标准:》一周 四、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 治 疗 一、碳酸锂;0.8-1.5g 血锂浓度 0.8-1.4mmol/l 二、氯丙嗪等 三、SSRI(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剂) ECT(电休克) 精神发育迟滞 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二者基本一致。 智商(IQ) l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智商在100+-15为正常范围 智商在70或70以下为智力低下。临床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类: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一、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1.智商为50~70。既往称为愚鲁。最为多见,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病人总数的80%左右 2.一般情况下,其技巧能力、劳动创造性均较正常人差。然而,如果患者性格温和,为人诚恳,加上不善于投机取巧,常可能得到别人的照顾、同情与肯定。 二、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范围在35~49。原称痴愚。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总数的10%或稍多。 这类患者在学龄前期可以学会一般说话,但不能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也较难与同龄儿童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以后经过适当的训练基本可以自理生活,但无法完成稍为复杂的任务,不能完全独立生活。 三、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20~34。以前将重度与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称为白痴。该类病人相对较少,不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总数的10%。 从小可发现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语句,不能理解别人言语的含义。 同时有躯体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运动功能发育很差,通常不能接受学习教育,严重者不能坐、立和走路。常伴有癫痫或/和先天畸形。 四、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其智商在20以下。能成活生存者极少,占所有患者总数的1%以下。 出生时即可见到明显的先天畸形,不能学会走路与说话,也无法接受训练。完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终生需别人照料,不知躲避危险。多在婴幼儿期因原有疾病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疾病 伴发精神分裂症 伴发心境障碍 伴发人格障碍 伴发神经症 伴发器质性精神障碍 伴发行为动作障碍 治疗及预后 本病无有效疗法,主要以生活管理为主. 本病的预后不良. 本病的病人大多流浪社会. 精神疾病治疗学 袁军兴 主讲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精神药物治疗 特殊治疗:电痉挛治疗,胰岛素治疗(休克/昏迷治疗,低血糖治疗) 内分泌(激素)治疗 心理治疗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理社会康复训练 精神(治疗)药物分类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抗强迫药 抗焦虑药 、镇静催眠药 心境稳定剂 精神振奋药 脑代谢药 其他:抗锥外反应药(5种)、抗癫痫药 精神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个体化原则 合适的剂量 充分的疗程 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抗精神病药:分类 按作用机制:典型/非典型(5-HT 2/D 2) 按效价和使用剂量:低效价高剂量/高效价低剂量 按化学结构: 1 吩噻嗪类:脂肪胺类/哌啶类/哌嗪类 2 硫杂蒽类:泰尔登 3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4 二苯丁哌啶类:五氟利多,哌迷清 5 二苯氧氮平类:氯氮平 6 苯甲酰胺类:舒必利 7 苯并异恶唑:利培酮(维思通) 8 噻吩苯二氮嗜:奥兰扎平(奥氮平) 9 其他:奎硫平(思瑞康、启维),齐哌西酮 抗精神病药:适应证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激越性抑郁 器质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及各类精神病性障碍 神经症 其他:舒必利用于止呕,氟哌啶醇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舞蹈症,氯丙嗪戒酒戒药 抗精神病药:禁忌证 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 既往对该类药有过敏史的 白细胞过低、造血功能不良 血压偏低者慎用 孕妇、儿童慎用 抗精神病药:药物的选择 靶症状群: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紧张症状群;淡漠、退缩阴性症状群;(相对的选择) 病人或家族成员过去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医生的经验 对某种药副反应大的,可选用另一类 病人的健康状况、年龄 某些情况下应选用长效制剂:拒药者;口服多药无效者;缺乏家属照料者;慢性期及维持治疗病人服药欠方便者; 抗精神病药:用量与用法(1) 治疗过程分不同阶段:急性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期 剂量个体化:合适剂量-有效和副作用最小的最低有效量;治疗反应差者换药前应加至最大治疗剂量观察 合作患者尽量口服,根据剂量大小一般每日1-3次;必要时肌肉或静脉注射,如兴奋躁动、拒药、违拗、木僵等,以及口服效果不佳者 小剂量开始,每2-3天增加一次剂量,直至合适治疗剂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