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5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详解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3.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思维诊断]
(1)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江苏,10D)( √ )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
(4)有光照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是同时进行的( × )
(5)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 √ )
(6)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 )
题组一 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形,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A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多,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答案 D
解析 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e、f代表动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夏季植物正常生长,ab+c+e,D错误。
技法提炼
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
(1)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2)将上图换成字母,如下面三种变式图。据图判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
①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据A→C判断:C为消费者,剩下的D为分解者。
②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③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
题组二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
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载体
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的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专题六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讲解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讲解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3单元第1讲酶和ATP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详解.ppt
- 2016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21植物细胞工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4章阶段滚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2章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评估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详解.doc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详解.ppt
-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9讲胚胎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试题(含)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详解.ppt
-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详解.ppt
-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详解.ppt
- 2016届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课件:4-细胞的生命历程详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