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积两千年的累计,才有增长4.5倍的成绩,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仅为0.1‰。这个发展速度,……但若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增长率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增长率为40%,年平均增长率为5%。)就显得极为缓慢了。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明清——风力水车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风力水车 井田制下集体“耕”作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1、土地制度演变 自耕农私有制 地主私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 井田制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氏族集体所有制 原始社会 表现形式 土地制度 时期 根源:生产力的变化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3、小农经济的影响 积极: (1)从井田制(土地归奴隶主国家所有)到 土地私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便于组织生产; (3)自给自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4)给国家提供财源; (5)是古代文明成就的基础。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3、小农经济的影响 消极 (1)限制了传统农耕技术实现革命性发展,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2)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3)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4)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自耕农所有制 地主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 井田制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氏族集体所有制 原始社会 表现形式 土地制度 时期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 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4、小农经济下的阶级关系 地主 农民 土地兼并 根源:土地私有 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 封 建 国 家 佃农 抑制兼并 地主 自耕农 田赋 人头税 田赋 地租 土地兼并 沦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封建国家 新的自耕农 轻徭薄赋 死亡或逃亡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 3 4、小农经济下的阶级关系 阶段 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 名称措施 意 义 史前阶段 春秋战国 秦朝 大禹 治水 都江堰 郑国渠 灵渠 防洪、灌溉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 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 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沟通了湘水和离水;加强对岭南 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4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阶段 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 名称或措施 意义或概况 汉代 隋唐五代 宋代 明清 “井渠” 治理黄河 (王景) 设渠堰使、 京杭大运河 官员奖赏制度 政府重视水利事业 关中农民创造, 适合干旱地区灌溉 有利于朝廷财政收入 增加、人民生活和政 局的稳定 筒车(以水为动力) 翻车(以水为动力) 风力水车 4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立井水车 典型例题分析: 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知识点错误) (相同点---偏离题目) (答非所问---偏离题目) 4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