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汉语专题()期末自测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汉语专题()期末自测试卷

汉语专题(2)试 说明: 为在期末检测自己学习的情况,特设计自测题3套 自测题题目类型与考试一致,但需要解答的小题与期末考试没有重合,以免漏题之嫌。期末考试“标点和翻译古文”的具体文章选自教材以外,因此自测题未列。 本学期期末是开卷考试,除了课程的文字教材以外,可以携带自己认为需要的任何书籍。本自测题检测的是对《汉语专题2》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或者说检测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熟悉的程度。为了比较彻底地避嫌,自测题中的有些题目可能不具有典型意义,但这些题目都出自《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因此并不妨碍检测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的熟悉程度。或许这类题更具有检测的意义——可以检测对教材的学习是否全面、细致。 本试题答卷必须在90分钟内完成,超过90分钟则失去了检测的意义。 每题的判分标准列题目后的括号中。由于题目答案绝大多数都在文字教材中,因此这里不再赘列。如有必要,答案将在考试前公布。 汉语专题(2)试2分;共10分): 金文滋生词韵书 分;30分):分析联绵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反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古代汉语名词的语法功能有哪些?有哪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所不具备的?区分音类的标准有几种? 三、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每个1分,共4分) 四.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写出一项即可1分。共14分)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在句中的作用(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 乃病免家居。(《史记·陆贾列传》) 徒多道亡。(《汉书·高帝纪》)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每词2分。说明1分。共分。)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X分: .(《孟子·离娄上》) 汉语专题(2)试2分;共10分): 大篆石鼓文浑言假借字韵部 分;30分):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古代汉语中名词充当状语有那些类型?韵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三、标出下列诗的韵脚和韵部:(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 四.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写出一项即可1分。共14分)1分,说明类型1分。共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每词2分。说明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共10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八年》) (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八、标点和翻译古文(本文标点共X分,标点错X个扣1分(不倒扣)。X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X分: 谓 子 大 叔 曰 我 死 子 必 为 政 唯 有 德 者 能 以 宽 服 民 其 次 莫 如 猛 夫 火 烈 民 望 而 畏 之 故 鲜 死 焉 水 懦 弱 民 狎 而 翫 之 则 多 死 焉 故 宽 难 疾 数 月 而 卒 大 叔 为 政 不 忍 猛 而 宽 郑 国 多 盗 . 子 曰 君 子 不 以 口 誉 人 则 民 作 忠 故 君 子 问 人 之 寒 则 衣 之 问 人 之 饥 则 食 之 称 人 之 美 则 爵 之 .(《礼记·表记》) 汉语专题(2)试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 六国文字借表词互训无定代词三十六字母 分;30分):秦书八体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李斯对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情况?判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标

文档评论(0)

docin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