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审美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审美论文

绪论 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她耸峙在九江市区南 面。气吞壮阔的扬子江,影落浩渺的鄱阳湖,控大江与大湖交汇之处,东下直达 宁、沪,西上可通汉、渝。庐山的自然风光以绚丽多姿著称,危峰秀峦,奇云诡 雾,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盛夏如春凉爽宜人。庐山以其独 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一、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一)庐山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沙河县中心花园附近。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以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 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 (一)审美主体分析 审美主体是具备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主观条件并且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在旅游审美中主体是旅游者,同一个旅游景观,不同的旅游者可以有不同的发现及体验。旅游者之所以成为旅游审美主体,需有三个层次来构成其审美结构,即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生理层次是审美结构的基本层次,作为审美主体的旅游者首先是一种生命存在,一切美感都是建立在旅游者的生理快感基础上的。心理层次是更高的一个层次,是旅游者对旅游审美客体的感知、理解、联想、体验和想象。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是旅游者审美情感获得升华的依托,使审美活动走向理性化,在理性的指导下使情感得到正确的宣泄和化解。 (二)审美客体分析 旅游审美客体即旅游审美对象,也即旅游资源(景点)。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三大要素之一,承载着美的信息,是旅游审美活动的基础。旅游审美资源分布广泛而且种类多样,却具有一些共性,首先具有地域性,不管是人文审美资源还是自然审美资源,都是在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下产生、培育或创造出来的较为典型的成果。其次是民族性,表现在各地的风俗、服饰、建筑、艺术、节庆等,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围屋、陕北的窑洞、西北羌族的雕楼、瑶族的半边楼等等各有其建筑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第三是奇异性,奇异的自然景观对人的视觉有极强的冲击,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有着更强烈的审美魅力。最后是启迪性,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某些规律和特征的观察、口味、思索、联想,由“异质同构”引起审美主体对人生、宇宙、时空、创造等的哲学思考,从而受到启智。 (三)审美中介分析 旅游审美中介,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交互作用的媒体或中间环节,包括导游、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等。在历史文化景点的旅游审美中,导游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简单而朴实的一句话“历史景点是要讲解才能懂的”。导游,是对旅游者旅游教程中,负责组织指导、讲解,以帮助旅游者观赏和理解旅游景观的人。以历史文化景点来说,其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深厚而广泛,旅游者来自全国各地,对于各地的文化不可能都熟悉,因此导游在旅游者的审美活动中,传递旅游审美信息,帮助旅游者体验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 (四)审美活动分析 旅游审美活动,指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即是创造审美对象的活动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