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2 铲齿成形铣刀 铲齿的基本概念 3.4 拉刀 (1)拉刀的基本类型 内拉刀,外拉刀 (2)拉刀的结构 拉刀组成部分: 切削部分几何参数: (3)拉削图形 成形式拉削: 渐成式拉削: 3.5 砂轮的特性及其选择 3. 结合剂 1) 陶瓷结合剂(代号V) 由粘土、长石、滑石、硼玻璃、硅石等配制而成。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耐水、耐酸、耐热、成本低,但较脆。 用途广 2) 树脂结合剂(代号B)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强度高、弹性好,但耐热性差 3) 橡胶结合剂(代号R) 弹性好 4) 金属结合剂(代号M) 青铜 主要用于制作金刚石砂轮 选择砂轮硬度的原则: 工件硬度。工件材料硬――选用软砂轮;工件材料软――选用硬砂轮 加工接触面。接触面大――选用软砂轮; 精磨、成形磨。选用硬砂轮 砂轮粒度。粒度号越大,硬度应选低 工件材料。磨削有色金属、橡胶、树脂等软材料,选用软砂轮 (6)砂轮形状 砂轮标志举例: A60SV6P300X30X75 第三章 金属切削刀具 3.1 车刀 3.1.1 车刀的结构 (1)整体车刀 (2)焊接车刀 刀槽形式: (3)焊接装配式车刀 (4)机夹车刀 (5)可转位车刀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的常用形状: 刀片夹固方式: 偏心式,杠杆式,楔销式,上压式 3.1.2 成形车刀 (2)成形车刀的前角及后角 安装前、安装后 (3)成形车刀后角改善 3.2 麻花钻 3.2.1 麻花钻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螺旋角、顶角、横刃斜角: 基面与切削平面: 其它角度: 主切削刃上各点角度变化: 横刃角度: 3.2.2 麻花钻切削部分结构改进 (1)标准高速钢麻花钻存在的问题 前角变化大:主切削刃+30~-30°,横刃-54~ - 60°,副前角部分切削性能差,轴向力大 棱边后角为0,摩擦大 主切削刃最外点速度最大,散热条件差 切削不易折断 横刃长 (2)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的改进 修磨横刃:缩短横刃 修磨前刀面:主切削刃外部 修磨棱边 修磨切削刃 磨出分屑槽: 群钻: 群钻刃形特征: 三尖七刃锐当先, 月牙弧槽分两边, 一侧外刃开屑槽, 横刃磨低窄又尖。 (3)硬质合金钻头和金刚石钻头 3.3 铣刀 3.3.1 铣刀种类 (1)按用途分 端铣刀、圆柱铣刀、盘形铣刀(槽铣刀、两面刃铣刀、三面刃铣刀、错齿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角度铣刀、成形铣刀 (2)按齿背加工形式分 尖齿铣刀:齿背经铣制而成,在切削刃后磨出一条窄的后刀面,铣刀用钝后只需刃磨后刀面。 铲齿铣刀:齿背经铲制而成,铣刀用钝后仅刃磨前刀面,适用于复杂刃形铣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控制电器(继电器)的抢答器设计素材.doc
- 基于块匹配的人群运动估计素材.doc
-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修复算法的性能评估素材.doc
- 机器人创意设计介绍.ppt
- 基于石墨烯的气体传感器素材.doc
- 基于系统聚类的城市综合实力--以安徽省为例素材.doc
-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介绍.ppt
- 基于细胞自动机的生命活力模拟的实现素材.doc
- 机器人定位介绍.ppt
- 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素材.doc
- 2025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 大模型战场“硝烟四起”,“价格战”只是“初试锋芒”.pdf
- 2025中国重医美行业现状报告.pdf
- 美国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pdf
- 注射用loncastuximab tesirine-lpyl的产品质量信息(FDA).pdf
- ZYNRELEF®(布比卡因和美洛昔康)缓释溶液的说明书(FDA).pdf
- 注射用loncastuximab tesirine-lpyl的说明书(FDA).pdf
- ZYNRELEF®(布比卡因和美洛昔康)缓释溶液的clinical pharmacology review(FDA).pdf
- ZYNRELEF®(布比卡因和美洛昔康)缓释溶液的product quality review(FDA).pdf
- ZYNRELEF®(布比卡因和美洛昔康)缓释溶液的clinical review(FDA).pdf
文档评论(0)